•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海南文昌侨宅:散落在海南民间的“珍珠”

2014年09月05日 08:5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会文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侨味浓。(骆云飞 摄)
会文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侨味浓。(骆云飞 摄)
中国侨网林家宅是旅澳华侨林尤蕃出资修建的,融合了南洋建筑和文昌本地的建筑风格。(骆云飞 摄)
    林家宅是旅澳华侨林尤蕃出资修建的,融合了南洋建筑和文昌本地的建筑风格。(骆云飞 摄)
中国侨网林家宅诉说华侨家族往事。(骆云飞 摄)
林家宅诉说华侨家族往事。(骆云飞 摄)

  中国侨网文昌9月4日电 题:海南文昌侨宅:散落在海南民间的“珍珠”

  记者 张茜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海南文昌人远渡重洋赴海外谋生。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一番艰苦奋斗后成就事业。发迹后,他们纷纷回乡建宅振奋家声,如符家宅、韩家宅、林家宅等,皆是那个时代留下的产物。他们将浓浓的思乡情怀深深镶嵌在建筑中,并教育后人勿忘家世。

  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

  文昌会文镇十八行村,是一个侨味浓郁的古朴村落。这里所有房子都是多进式的老宅,总共有十八行,因而得名。

  这里有风尘不染的清幽,又有传统生活的历史印迹。第一次走进村子,顿觉古风扑面。沿着长长的巷道前行,只见门楼上那些“万”字符号的隔断,屋檐下早已斑驳但仍可见到的各种花鸟虫鱼壁画。

  会文镇党委委员张恋介绍,十八行村的老宅呈扇形展开。260多年前,从福建迁此的林姓先祖建了一行老宅。后代子孙不愿分开住太远,便按照先祖的建房模式围着这一行屋子建起新房,从明朝到清末,慢慢形成十八行格局。

  十八行村是海南省首次正式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庄之一。它是一个著名侨村。在清末民国初年,村里就陆续有人远渡重洋,去番谋生。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侨居海外。

  海外的乡亲对村里的帮助很大,比如解放前,他们每年都会寄一两次钱回家赡养在家的老人和儿女,有些人通过奋斗经济条件好了还回村带些人漂洋谋生。解放后在粮食紧张的那段时期,华侨们又从国外寄钱、米、肉干、麦片等东西回来救济家人。现在,海外乡亲们不必再象以前一样带着钱和物品回来救济亲人,而是作为一个回乡客,回来探亲访友、观光旅游。

  海外华侨心系桑梓,捐款重建了湖峰小学,修建了村里两公里长的水泥路。

  韩家宅:深锁南洋旧梦

  走进文昌宝芳办事处富宅二村留存的一座80多年历史的韩家老宅,仿佛走进了文昌人韩钦准远闯南洋的老电影。

  据韩钦准先生的孙子韩志元介绍,韩钦准年轻时家中很穷,十多岁就跟随乡亲们下南洋谋生。由于相貌英俊,加上忠厚勤奋,被当地富商招为女婿。他在岳父的帮助下建起了火锯厂、冰厂等产业。

  韩钦准在事业有成后,回乡为兄弟四人兴建这幢四进大宅。当年建房时所用木料水泥,都是从南洋运回。

  韩志元说,祖父专门从泰国请来设计师和一批工匠、画工,在房子的设计和细部装饰上下了一番功夫。大宅子房屋内外墙壁上有大量彩绘壁画,其中有描绘韩家在泰国所建的“元兴利火锯厂”生产情况。

  大宅建好后,还未待真正住进来,抗日战争爆发了。韩钦准带着家人匆匆离开,只留他的原配夫人云氏看管。这一走,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大宅先后当作专用粮库和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实华侨政策,大宅院归还韩家。随后,韩志元从南京回到老家守护祖宅。

  韩志元说,1936年,在建造韩家宅的同时,祖父曾联合其他几位韩氏乡亲,筹划设计了水北学校的品字形教室。韩钦准曾立下家规,其子孙不论生在哪个国家,都要学习中文。如今,韩志元家人居住在泰国、美国、英国等地。

  林家宅:诉说华侨家族往事

  沿着乡村水泥车道,记者走进会文镇欧村的林家客。

  林家宅是旅澳华侨林尤蕃出资修建的,融合了南洋建筑和文昌本地的建筑风格。宅院位于欧村中央,坐北朝南,占地1008平方米。整个院落呈正方形,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城堡。

  来到林家宅两层高的门楼前,记者看到,门楼上方有一行文字:“林明湛、林明灏、林明渭修建;辛未年孟冬。”门楣上还挂着一块牌匾“双桂第”。

  “双桂第”是林家堂号。题匾者朱汝珍是清末民初广东著名书法家;明湛、明灏、明渭分别是林明蕃的三个儿子,1991年回乡探望亲人时出资修葺了门楼。

  跨过门楼,触摸青苔的斑驳院墙,仰望房屋上方精美的雕刻和门楼上栩栩如生的灰塑,一股岁月流逝后洗尽铅华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林家宅的前后两栋正屋和门楼都在一条轴线上,两侧分别建有横屋。建筑之间采用了空中走廊连接起来,并建有栏杆,就成了二楼的观景回廊阳台,同时也可连通唯一的二层建筑——门楼。整个宅院的平面呈“日”字形,晴天可上二楼回廊阳台观景,雨天也可借楼下走廊自由走动。

  走上屋顶,见到灰塑的“如意花纹”、“一支笔纹”和“同心结纹”以及各种鲜花图案。

  林尤蕃的后代现在大多在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地。每年,后人们都有人会回来家乡,看一看宅院和亲人。(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