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作家高云览遗孀白碧云辞世 80多岁时仍操心侨务

2017年04月04日 11:11   来源:厦门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白碧云与高云览
白碧云与高云览

  在中山公园西门附近的一座洋房里,曾经住着百岁老人白碧云。她是厦门传奇人物、长篇小说《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的遗孀。在二楼客厅,布艺沙发仍摆放在正对电视的客厅中央,那是她生前的“专座”。沙发旁边,还有一摞报纸,那是她精神头还好时的必修“功课”。

  3月23日19时,老人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坚强后盾

  流亡中度蜜月支持丈夫抗战

  在客厅的茶几上,儿女们翻出了父亲和母亲的照片。照片上,年轻时的白碧云笑得温婉、幸福。他们相识于厦门,相知于新加坡。1942年,高云览和白碧云在新加坡结为夫妻。

  儿女们说,母亲的前半生,充满颠沛流离。但无论是流亡还是回国,她都是父亲坚强的后盾。

  新婚不久,由于日军侵占新加坡,高云览和白碧云开始流亡,在苏门答腊的荒岛、原始森林中度过了“蜜月”;白碧云也曾挺着孕肚,找人营救被扣留在日本宪兵部的丈夫;她还曾冒险回到新加坡,找亲友筹措钱款,帮助丈夫维持生意……

  二女儿高仁温说,父亲在撰写《小城春秋》时,妈妈也要负责修改稿的誊清工作。一张文稿改过多少次,就要抄写多少次,有时要抄写十几次。不论多么繁复,母亲从未有怨言。

  大儿子高京翼说,在撰写《小城春秋》时,父亲时不时会问他:“这句话用普通话要怎么表达?”他觉得,父亲与母亲常年厮守,小说的创作,也有母亲许多的智慧。

  乐善好施

  嘱咐捐款时手中正缝着旧袜子

  三女儿高仁婉说,母亲一生节俭,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楼下的门关了吗?煤气关了吗?灯关了吗?……身体好的时候,每天晚上她都要巡视一遍,家里任何亮着红点电器,她都要关掉,节约电费。

  对外,却是“不拿公家一针一线”。高仁婉说,回到厦门后,母亲就加入到市侨联工作,可她说,当时的侨联主席都不要工资,她也不要。在高仁婉的印象里,母亲在侨联任职期间,家中常有客人,或反映侨房被占,或希望落实侨务政策,她总是帮忙整理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直到80多岁时,仍在操心华侨侨眷的事情。

  高仁婉说,有次她用单位便签写信,被母亲批评:公家的东西怎么可以私用?在计划经济年代单位有福利分房,母亲也提醒她:家里有房子,要让给没房的同事。

  不单不要,还源源不断地往外捐款。子女们说,母亲捐款从来不跟他们说,直到前几年,二女儿高仁温无意中翻到了厚厚一叠的捐款单。高仁婉说,母亲行走困难后,看到电视上正在报道“希望工程”,仍嘱咐她去捐款。而当时母亲的手上正在缝一双破了的丝袜。

  风度超然

  对扶她的保姆和孩子都会说谢谢

  子女回忆,母亲在家里情感不太外露,不常笑,但也从不发怒。二女儿高仁温说,这辈子从未见过母亲生气的样子。她教育子女,从来都是说服,要求他们要诚实、正直,作为女孩子也不能娇气。

  高仁婉说,妈妈虽然不发怒,但是不怒自威。她要求孩子们吃饭一定要端着碗,想一边看书一边吃饭?门都没有!

  儿媳妇林宝华说,与婆婆相处的二三十年,从没听她说过一句重话,即使自己做错了,她也会找到比较温婉的词句,让自己能接受。林宝华说,婆婆待人接物很有风格、有风度,在她的心里,婆婆就是自己的榜样。

  高仁婉说,到了最后的几年,妈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偶尔有比较明白的时候,保姆扶她去洗手间,她会连声说“谢谢”,甚至对扶她的儿女也都直说谢谢。

  名片

  白碧云,厦门著名作家高云览的妻子,历任福建省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福建省侨联委员,厦门市第五至第十二届侨联常委。

  高云览(1910―1956),福建厦门人。1932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诗歌会”,曾参加“马来亚抗敌后援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1950年举家回国,并写成小说《小城春秋》,生动描写了1930年厦门地区党领导的劫狱斗争。(厦门晚报记者李小庆)

【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