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侨务单位小服务天地宽 排忧解难暖民心(图)

2017年05月03日 08: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泰国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团赴马鞍山市和县参观文庙。
图为泰国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团赴马鞍山市和县参观文庙。
中国侨网图为市外侨办一行赴实地查看精准扶贫项目。 来源: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图为市外侨办一行赴实地查看精准扶贫项目。 来源: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由于地处内陆,市内华侨华人的数量相对有限,市政府侨务(外事、港澳事务)办公室加起来才10个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单位”,却荣获了安徽省唯一的“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单位虽小,舞台很大。”在侨务办公室主任董晓红看来,华侨华人分布在海外各个国家,侨务工作也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排忧解难暖民心

  3月3日,马鞍山市含山县侨眷黄世兵家的房顶装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玻璃瓦”。有了这块“玻璃瓦”,黄世兵家就变成了一个5000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每年能产生5000多元的收益。“真没想到还有这样好的收入路子,感谢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呀!”黄世兵不禁感慨。

  美国侨眷黄世兵家有6口人,父母年老多病,妻子腰部受伤,两个小孩上高中,全家收入就靠他种田、打临工维持。在获悉他家的困难情况后,市侨办决定将家庭光伏电站作为全市首个侨务精准扶贫项目在黄世兵家实施。

  “以前我们帮助困难的归侨侨眷就是捐钱捐物,但治标不治本,家庭光伏发电站就是省侨办助力农民创收致富的‘造血’项目。”市侨办侨务科长丁瑞祥认为,侨务办公室的国内工作重点就是服务广大归侨侨眷。“我们把他们的工作做好了,就有利于把海外华侨华人的工作做好。”

  马鞍山市在推进“侨务进社区”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利用社区网格化包干的有利条件。社区网格人员每天两次巡查走访,倾听归侨侨眷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困难。朝鲜归侨张吉君的大儿子因腺质瘤过世,妻子患有脑梗、脑出血和糖尿病,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一家人苦不堪言。谈到市侨办对他的帮助,88岁高龄的老人忍不住直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市侨办过去帮我儿子落实工作,丁科长每年都陪同省市侨办领导来我们家看望、发放慰问金,我们非常感激!”

  牵线搭桥促发展

  除了积极地为国内的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市侨办还充分挖掘侨的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为县区、开发园区的发展积极开拓渠道、搭建平台。

  董晓红认为,“侨务进园区”就是把华侨华人一些好的技术或想法转化成产品、产业。“这些华侨华人、留学海归人员一种是有技术和专利,需要进行项目孵化。还有一种是有资金的侨商,带着项目来投资。我们建立起留学归国创业人员‘侨之家’服务中心,就是让他们一心一意去开展创新创业工作。”

  新加坡华侨秦才东一开始对于返乡创业并没有多大的信心,但市侨办的积极帮助打消了他的顾虑:“当年辞职回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所以并没有主动与政府联系。等到决定在国内创业之时,才发现面临着户口和子女入学升学方面的问题。市侨办同志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积极安排专职人员及时给我办理身份认定并出具证明,孩子高中升大学时还享受到了国家的加分政策,解决了我个人的大问题!”

  除了解决生活问题,市侨办对具体创业项目的贴心服务也让归侨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旅美华侨张爱华2000年赴美经商,2010年返乡考察后,次年就决定在国内创建一个养老项目,项目地点定于马鞍山花山区的濮塘风景区。“一是因为马鞍山是我的家乡,二是因为市侨办很注重海外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地做一些协调推动工作,及时开会为我们解读国家的相关政策。”当被问及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时,张爱华说道:“我离国十多年,很多方面已经脱节。但市侨办会认真地听取我们的困惑,配合我们项目的进行。之前遇到的问题我认为是‘困难’或‘麻烦’,但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认为目前没有什么障碍,这只是一个熟悉的‘过程’。”

  在归国华侨的眼中,市侨办已成为他们在国内“生根发芽”的一根强有力的纽带,是创业者在困难时首先想要求助的地方。

  深情回馈助桑梓

  市侨办积极、高效的工作感动了不少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他们在享受其贴心服务的同时,也反过身来自发地为家乡奉献爱心与才智。

  孙毅弘是一个让所有侨办工作人员感动的美籍华人。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他仍和夫人出资建立教育基金,通过亲戚专门找到市侨办来捐助当地小学。谈起第一次陪同孙毅弘到学校考察的事,市侨办前科长刘景华仍记忆犹新。“十几年前农村的教育条件非常差,一个教室里两个班的学生背靠背同时上课,老师在这个黑板讲好以后让学生做作业,再到另一边黑板上讲课。”孙毅弘见状当即决定出资,为学校改造校舍。“因为他捐款之后需要回到美国,就委托我做他的代理人。我把捐助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都拍照标记做好备案,每一处工程细节都汇报给他,所以他非常放心,又陆续出资改造、新建了6所学校。”

  同样渴望回报社会的,还有“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街道佳山社区的归侨侨眷们。据社区书记李娓介绍,佳山社区组织起了“社区为侨和侨为社会的双向服务”。就是社区首先为侨服务,用活动把他们凝聚到一起;之后发动社区侨界的力量,让他们参加到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里来,发挥一技之长为社区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除了红袖标义务治安巡逻队、银发敲门关爱队、矛盾纠纷调解队等志愿小分队,佳山社区的归侨侨眷们还建立了太白艺术团、七彩阳光屋微信群,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社区对归侨侨眷非常关心重视,每年都开展很多专门的看望、慰问活动。从感恩的角度我们也觉得应该对社区、社会进行回报。”韩国侨眷胡艳青如是说。

  最近,市侨办又接待了首批“中国寻根之旅”的泰国小客人们。“干好侨务工作,第一重要的是热心,第二重要的是本领。现在我们在政府各个部门、开发园区的知名度、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的职业成就感也越来越强,觉得越干越有劲了!”董晓红主任骄傲地说。(孙少锋 鹿琦)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