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互动与服务

德国驻华大使:加大发放多次往返签证促中德交流

2016年09月30日 11: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作为下一任G20轮值主席国,德国将在12月1日正式从中国接棒,并将于2017年7月7日至8日举行G20汉堡峰会。9月23日,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现年55岁的柯慕贤是一位资深的外交官,2013年起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此前在欧盟事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因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再加上经贸领域的合作紧密,他在中国媒体的曝光度一直不低。而从去年开始并持续发酵的欧洲难民潮和恐袭事件,使德国再次成为焦点。对于外界的关切,柯慕贤大使一一进行了回应。

  德国事先没有预料到 会有那么多难民涌入

  北青报:此前有表述称“默克尔首度反思难民政策存在错误——宁愿时光倒流”,有分析指出,这是默克尔总理在向难民政策认错。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柯慕贤:2015年,德国事先没有预料到会有那么多难民涌入。当时一下子来了150万难民,我们没有办法及时给他们做登记,因此这件事有时显得失去了控制。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确实没有做好准备。如果现在面对如此多的难民,我们有了经验,就知道怎样准备和应对,情况可能就会好一些。

  我们目前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比如临时重启边防管控措施。此外,现在难民都做好了登记,我们改善了工作方式,加强了避难管理部门的人力,使其能更快捷地做出是否有权避难的决定——核查避难者是因经济原因提出申请还是真的受到政治镇压,是否有权留在德国。此外,我们已经开始遣返无权留在德国的人员。

  默克尔总理想说的是德国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是没有预料和准备的。如果预料到,肯定可以做好准备。这件事发生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启动边防管控措施,并推动欧盟和土耳其达成协定。从数字上看,自去年开始接纳难民,每月涌入德国的难民大约为10万名,现在是每月1500名,远低于开始时的数字。

  北青报:难民、移民对德国经济产生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柯慕贤:两者都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难民、移民,比如医生,像来自叙利亚的眼科医生,就会很快地融入德国社会,为德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增加150万人,意味着内需的增加,也会间接拉动经济增长。德国出生率是比较低的,人口是负增长,所以我们需要移民,以维持社会的现有运转。不过一些移民,比如来自厄立特里亚、尼日利亚等地方的移民,他们没有受过教育,很难找到工作,融入德国就很困难。当然帮助这些人融入德国社会、为他们提供住所,对德国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尽管如此,目前德国还是收支平衡的状态,甚至是收入高于支出。

  北青报:在应对难民危机一事上,有分析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善良的欧洲;也有人认为,欧洲对于难民事件的救助和处理,是在为美国买单?你如何看待这一系列观点?

  柯慕贤:在德国避难的难民中,很多来自于阿富汗、中东国家以及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但这次前来的难民主要是为了躲避叙利亚内战。我们应为缓解叙利亚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贡献力量。

  北青报:去年以来,法国和比利时连续遭遇恐怖袭击,欧洲一度成为了恐袭的重灾区。目前,德国是否也受到这一威胁?

  柯慕贤:德国的公共安全最近几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从本世纪开始,整个欧洲都面临着极端伊斯兰势力恐怖主义的威胁,德国也不能完全幸免。两个月前,在德国也发生了两起恐怖袭击,造成人员受伤,包括来自香港的一家人,但所幸没有人遇难。发生致他人死亡的恐怖袭击还是五年前的事情,2011年两名美国士兵在法兰克福机场丧生。我们现在也在提高戒备并已初见成效。数日前警方开展两起抓捕行动,及时扫除了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

  难民问题可能会被纳入 下届德国G20峰会议题

  北青报:德国是下一届G20的轮值主席国,对于杭州峰会的经验,德国有何借鉴?

  柯慕贤:杭州峰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祝贺中国举办了非常成功、富有成果的一届峰会。中国选定的议题是恰当准确的。德国将于12月1日接棒成为G20轮值主席国,现在正和中国开展非常好的合作。中国打下的良好基础、杭州峰会取得的好成绩,我们将直接继承,也许还会在下一届G20峰会的议题中提出其他重点。如何提振全球经济恐怕仍将是重中之重,此外可能涉及难民和气候保护问题。

  北青报:你曾表示,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成功对接,将是中德经济合作的一个典范。中国民众最熟悉的德国工业制造就是汽车领域了,能否举一些该领域对接的例子?

  柯慕贤:其实已经有一些中国的企业和德国开展了工业4.0领域的合作。在汽车方面,德国宝马和奥迪等,已经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合作,主要是在无人驾驶领域。一方需要汽车制造技术,另一方需要互联网服务、电子地图等。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在其他领域也有合作,一些工厂处于建设之中,机械可以相互沟通协调,且不受地域限制。德国工业4.0的宗旨就是把生产数字化,不需要人力,机械间就可以交流。

  更多的德国人到中国来 更多的中国人到德国去

  北青报:未来德国在中国游客的签证方面有什么便利措施和利好政策?

  柯慕贤: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很多签证便利的安排,我们目前能保证商务签证48小时审核发放、旅游签证72小时发放。此外,我们加大发放多次往返的申根签证,商务签证中30%到40%是1至5年有效的多次往返签证,未来我们愿意多发放些。几个月以来,持有外交护照是不需要签证的。我个人希望,欧盟和中国未来几年能在完全互免签证方面取得更多进展。

  北青报:难民危机会影响中国公民赴德、赴申根地区签证的发放吗?

  柯慕贤:没有影响,也不会有,我们看到想去德国的中国人数量不断增长,今年8月份,赴德的中国人同比增长了25%。与您说的正好相反,我们希望更多的德国人到中国来,更多的中国人到德国去。

  北青报:德国足球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在中国也有很多粉丝。你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怎么看?有什么建议吗?

  柯慕贤:我9月23日下午刚刚与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先生会面。的确是,在中国,足球是中国高层领导人非常重视的事情,习主席所提出的目标也是雄心勃勃的,寄予这项运动厚望,他希望近期在中国举行世界杯,希望中国队进入世界强队行列。德国也是非常热爱足球的,默克尔总理也是球迷,所以我们两国不仅仅是在经济、创新领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且也希望在足球方面加强合作。(赵萌)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互动与服务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