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伴随移民扎根成长 中医中药“飘香”新加坡(组图)

2016年05月22日 12:3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

  中国侨网5月22日电 新加坡自开埠以来,中医中药就随着移民在新天地扎根成长。截至去年6月底,在当地领有执照的中成药制造商有24家,其中15家是属于优良药品制造规范(GMP)制造商。新加坡《联合早报》此文专访的陈立发、钟衍燊及王邦炮是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的会长、前会长及总务,他们都是年逾花甲的业界翘楚。

  陈立发——从“三难”到“三优势”

  1969年,陈立发和几名年轻朋友每人凑了几百元在巴耶利峇的小巷租了间木板小屋,经销中西医专用的玻璃及塑料药水瓶,这是科艺微小的开始。  

陈立发与友人于1969年成立科艺私人有限公司,从事中医药业务40余年,如今公司已是集药品零售与批发、制药生产、医疗中心、中医药养生学院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科艺网页)

  入股科艺公司(Science Arts Company)是陈立发跨出创业之路的第一步,当时他面对“三难”,一难是没有靠山背景,须赤手空拳打拼;二难是缺乏市场经验和人脉,经常处处碰壁;三难是资金不足,往往度日如年。

  当时,店里的收入始终无法应付日常和营业开支,陈立发有数月甚至连自己都无法领到薪水,从店里收账得到的现金,他都只能优先付给店里仅有的两名员工。他曾经如此形容,“创业为了求存,那是一把鼻涕、双眼泪痕的煎熬日子。”

  今日,科艺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已一步一步攀登成为中药界的明珠,默默耕耘的陈立发在受访时,列举公司一步一脚印建立起来的“三大优势”。

  一、拥有麦波申路的自置永久地契大楼。科艺经过七次搬迁,终于在1992年以700多万元买下麦波申大路旁的五层旧楼,再以300万元装修和增建一层楼。陈立发透露,当大楼从500万元一路喊价到600万元以上时,他们认为已不容犹豫,谁知道准备签约时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准备以更高的价钱买下大楼。虽然最后是他们成功买下,不过却多花费50万元,而对面一栋半独立洋房的售价也不过是30多万元左右。

  二、科艺拥有自己的生产制药设备和技术。创业之初,科艺经营的是中成药、保健品、医用敷料,以及医疗、针灸器材及药水瓶之类的二盘商生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公司业务才从二盘商提升为批发商及直接进口商。2000年,科艺获卫生科学局颁发中成药制药生产执照,购置了现代化的制药生产设备。今日,科艺生产的中成药和保健品约200种。为了打进回教用户及中东市场,科艺生产的清真认证(Halal)中成药和保健品约有30种。

  三、科艺注册自家的产品品牌和建立独特的形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科艺的中成药经销业务不断突破后,公司管理层认为经销的产品即使再好卖、受欢迎,毕竟不是自家的品牌。为了塑造企业形象和考虑长远的发展,公司决定创立品牌,“梅花牌”商标由此诞生,进一步确立了科艺在中药界的品牌地位。另一方面,科艺还争取到中国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的合作,在新加坡成立合资公司。

  2008年,陈立发另成立“中医药研修学院“,学院就设在科艺大厦里,主要是为中小学及理工学院开办各种普及中医学的文化教育推广活动,并推出以成年人为主导的中医养生保健、食疗短期学习课程,并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联办小儿推拿课程,这些都是本地首创。

陈立发:我始终认为做人做生意,诚信经营与勤奋努力是经商的核心价值,更要坚持正直的商道精神。(新加坡《联合早报》档案照片)  

【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