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南苏丹维和烈士李磊安葬 上万群众雨中送英雄(图)

2016年07月23日 10:5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字号:
上万蒲江群众冒雨赶来送别李磊
上万蒲江群众冒雨赶来送别李磊

南苏丹维和烈士李磊安葬 上万群众雨中送英雄

侄儿李梓豪手捧李磊照片,堂哥手捧骨灰盒前往烈士陵园。

南苏丹维和烈士李磊安葬 上万群众雨中送英雄

大雨骤降,礼兵们仍保持挺拔的军姿向烈士致敬。

  南苏丹维和烈士李磊的骨灰昨日安葬于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内

  跨越一万多公里,经历十几天的等待,22岁的李磊依偎在家人怀抱里,回到了最温暖也最熟悉的故土。

  他再也不用冒着枪林弹雨赶赴沙场,也不用再克制思乡泛滥辗转反侧。他将永远安心地躺在故乡的青山中,聆听藕花桥河水滔滔。只是他再也无法安慰母亲的脆弱,再也无法回应伙伴的邀约。

  从祖国西南的小镇出发,他光荣地加入维和部队,却在战火纷飞的南苏丹,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7月22日上午10时,位于蒲江县的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内,李磊同志骨灰安葬仪式在此举行。从复兴乡彭河社区的李磊家到烈士陵园一路上,大雨滂沱,上万群众手捧菊花、拉着横幅,冒雨送别英雄。

  送英雄

  天地同悲

  暴雨难阻家乡人心意

  位于蒲江县的成都战役烈士陵园,“维和英雄蒲江骄傲 李磊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型横幅挂在陵园入口的巨型浮雕上。上午9时40分,李磊烈士灵车抵达,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李磊生前部队的战士两人一组,笔挺而立,一路向李磊的送葬队伍行注目礼。

  上午9时45分,伴随着哀恸的《思念曲》,由8名礼兵护送,未满5岁的侄儿李梓豪手捧着李磊遗像,李磊的堂哥手捧骨灰盒,分别将遗像和骨灰盒送到了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碑前,有序摆满了各界人士向烈士寄托哀思的花篮、花圈。一张蓝底证件照放大挂在安葬仪式的幕布前,照片里的李磊身着军装,略显稚气的脸上写满了坚毅。

  9时51分,仪式开始前,骤雨从天而降,随后大雨愈演愈烈,列队送行的人群被淋湿了头发、衣服,模糊了视线。雨水顺着礼兵的衣角、裤腿滑落,他们依然保持着挺拔的军姿。

  10时12分,仪式结束。礼兵手捧盖着国旗的骨灰盒,缓缓地走下阶梯,移步安葬的地方。大雨还在持续,送葬的人群依旧保持着秩序,护送着英雄的最后一程。墓地前方,附近的居民也自发赶来目送英雄回家,撑起了花花绿绿的雨伞,散落在青山里,点缀了送行之路。

  李磊墓碑前

  5岁小侄儿不愿说“再见”

  默哀毕后,参加仪式的部队首长向李磊烈士致悼词,全体人员向烈士遗像三鞠躬。随后,10名礼兵手捧烈士遗像和骨灰盒,抬着花篮,来到烈士安葬墓地,将李磊烈士骨灰盒安放至墓穴,参加仪式的各界人士依次来到李磊烈士灵前,向烈士告别。

  李磊未满5岁的侄儿李梓豪牵着妈妈的手,来到李磊墓前。看着墓碑和照片,李梓豪低垂着双眼,小手捏着衣角,盯着小爸的照片。牵着儿子的庄代敏红着眼睛说,让李磊放心,以后会照顾好李磊的爷爷和妈妈。临别前,庄代敏让李梓豪跟小爸说声再见,他却只是低着头,不愿向小爸告别。

  参与制作墓碑的蒲江县民间艺人杨云说,接到为烈士李磊制作墓碑的任务后,他们花了5天时间连夜精心制作,这是第一次为烈士制作墓碑,他也感到心情沉重。他说,李磊烈士墓碑上的照片专门烤瓷制作,就算风吹日晒也能100年不变色不掉漆。告别仪式结束后,他小心翼翼地用胶泥补好墓碑的每一个缝隙,不让风雨和尘土落进英雄墓穴。

  忆英雄

  班级群里 再也没有来自他的分享

  “自从他当了兵,我们都感觉到他开朗了很多。”和李磊一起长大的一位小伙伴告诉记者。

  “大家住得近,都是邻里乡亲,所以我们很多人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学,关系一直不错。”李磊的一位同学介绍,高中同学建了一个QQ群,“李磊去部队当兵后,还常在群里与我们分享生活和体验。有时候他也会给我们打越洋电话,偶尔我们也在微信上互相问候,朋友以及家人的最近的状况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但在7月10日之后,李磊的头像再也没有亮起。

  家人感动

  一切从简 粗茶淡饭谢乡亲

  安葬仪式结束后,李磊的表姐范维说,李磊入土为安,她的心里稍感平静。看到数百人冒着瓢泼大雨,有条不紊地进行仪式,她作为家人非常感动,感谢大家对李磊的礼遇。

  范维说,安葬仪式结束后,家里一切仪式从简,也没有举办丧宴。考虑到李磊牺牲后的11天里,周围的乡亲自发前来帮忙,家里人在安葬仪式后,在家中做了饭菜,招待了这些好心帮忙的乡亲。

  前来帮忙的乡亲也感受到了李家的心意。一位黎姓邻居告诉记者,李家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出份力没什么。“平时到了饭点,我们就会帮着做点菜,准备餐具。”

  华西都市报记者 罗琴 见习记者 杨晨 摄影 吴小川

【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