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汪大总:“主动”选择 帮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

2016年08月25日 11: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字号:
图为汪大总。
图为汪大总。 郭维毅摄

  1981年,当汪大总离开中国赴美读书时,中国一年的轿车产量是7000辆。如今,这个数字已达2500万辆。“这个变化谁也想不到。”在汽车行业做了30多年的汪大总感慨。一个同样巨大的变化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当年离开时,他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学生。如今,在他的履历表中,已经有了美国通用汽车研发部门首席工程师、德尔福能源及发动机系统大中国区总经理、上汽副总裁、北汽总经理、美国“百人会”大中华区联席主席等众多耀眼的头衔。

  “我的经历乍看起来跨度很大,但其实每一步都是上一步的自然延伸。”现在已是创业公司春晖资本董事长的汪大总对本报记者这样说。就像中国汽车产业的飙升,汪大总的人生轨迹,与这个时代的发展保持着紧密而相似的节奏。而他的成功,同样有因可循。

图为汪大总(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郭维毅摄
图为汪大总(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郭维毅摄

  “主动”的选择

  “我欣赏‘主动’这个词。”聊起自己,汪大总开门见山地说。事实上,他的每一次事业转折,都与“主动”密不可分。

  汪大总职业生涯的前21年,是在全球最大汽车企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度过的。凭借出众的分析能力和理论功底,短短5年间,他从一名普通的高级工程师做到了公司技术领域的最高级别。

  身处金字塔顶端,汪大总却觉得“应该再拓展一些”。于是,他向上司提出,创立一个新的部门——设计与决策方法部,借鉴技术研发的经验,开发方法,提高造车过程、公司运转中的一系列决策效率。

  提议被欣然采纳,汪大总从首席工程师跨界成为新部门的创始人。“工作领域从纯粹的技术拓展到经营,我需要懂财务、市场等更多的东西。”汪大总笑称,这算是自己的“第一次创业”。虽然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懂,但他依然觉得“挺来劲”,因为这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为了尽快在经营领域入门,他不仅买来书籍恶补基础,而且没事就向身边的同事请教。

  “我总是会主动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又能为公司做哪些贡献,这让我受益很多。”汪大总说,一边学习一边贡献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而他没想到,这一次主动转型,让他的下一次跃升更有底气。

  1994年,距离邓小平南巡讲话刚刚过去两年,当时的中国正在释放难以估量的经济活力。有一天,通用下属零部件公司德尔福的董事长收到一份来自陌生地址的邮件。短短两页,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中国市场的情况和前景,写信人建议他应该重视这一宝贵的机遇,去中国考察,并且愿意陪同前往。

  这个写信人就是汪大总,寄出这封邮件时,他还在设计与决策方法部工作。虽然身在美国,做的工作又与德尔福“隔得有点远”,但是华人的身份让他比美国同事更为敏锐地捕捉到,“当时的中国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对通用而言,进入中国市场长期来看也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于是,他又一次主动做了一件“分外之事”。

  邮件寄出的一个星期后,汪大总和德尔福的董事长来到了中国。一个月之后,德尔福的六大事业部决定开创中国市场。而汪大总则通过考核,成为其中发动机和能源管理系统的首任中国区总经理。

  “有了之前经营领域的学习和铺垫,我在德尔福参加面试时,他们已经不觉得是在和外行谈了。”汪大总说,这样的铺垫在他此后的发展中还有很多。而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从那以后,他的职业生涯与中国紧紧绑在了一起。

  “共赢”的理念

  回中国发展的念头,在汪大总的脑海中至少盘旋了16年。1990年,他的父亲去世前,就希望他有机会能回国发展。2006年,汪大总选择加盟上汽,并且逐渐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领军人物。

  10年来,汪大总做成了很多推动行业发展的事儿。谈及经验,他把几乎每一次成功都归因于自己秉持的“共赢”理念。

  2008年,汪大总被北汽控股公司董事会聘为总经理。第二年,他亲自操刀了一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外并购。

  作为国内汽车巨头,北汽当时还没有自主品牌轿车。汪大总带领团队分析后决定,抓住机遇,通过收购通用子公司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一整套知识产权,改变这一局面。在两次尝试收购都失败后,他们做了一番认真的盘算:“萨博的利益在哪里?北汽的诉求是什么?其中是否有共赢点?”

  答案是:有。北汽有钱,但缺技术;萨博有技术,但濒临破产。找到共鸣,双方一拍即合,6天之内完成签约。

  此后,北汽拥有了生产与萨博品质相仿的汽车的能力,但价钱却要低得多。今天,北汽自主品牌产量更是超过百万辆,实现了当年的预期。而萨博也解了当初的燃眉之急。

  “这是一次验证。”汪大总说,这让他相信,利用开放、共赢的思维发展中国汽车行业,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两年之后,当57岁的汪大总创立春晖资本,专注于中国企业尤其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海外并购,共赢的理念已经融入整个公司的运营,也为他带来了创业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

  2012年底,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摸索之后,汪大总联合国内上市企业大洋电机,打算收购美国一家车用重型电器供应行业的“百年老店”——佩特来公司。竞争对手包括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在内的全球多家公司。竞标之初,汪大总团队就先失一局:“当时我们听说,卖方已将独家权给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基金公司。”

  汪大总没有死心。分析之后,他们发现,佩特来在中国的一家合资企业是其整体业务的精华部分,这家企业更希望它的拥有者是一家实体企业,而非基金公司;与此同时,佩特来则希望与一家海外企业进行合作。

  搞清楚状况后,解决方案来了。汪大总他们用大洋电机收购了佩特来在中国的资产,用在海外注册的春晖资本收购了佩特来其他的海外资产,完全满足了各方的预期。随后,他们找到那家基金公司摊牌,对方发现此时收购变得非常困难,只好顺水推舟,出让独家权。秉承“共赢”理念的汪大总,则主动提出承担了那家公司的相关费用。

  “这次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是我做过的历时最长的一起海外并购。”汪大总说,虽然过程漫长,但却为他坚持的理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天时地利”的优势

  去年7月,汪大总带领团队完成了公司创立以来最快的一次收购。不到3个半月的时间,他们协同国内的东北工业集团,从老东家德尔福手中成功买下汽车接收系统项目,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这场仗打得很漂亮,我们竞标的价钱并不高,但是赢了全部的对手。”汪大总说,让国外同行刮目相看的是,这支来自中国的团队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完成了包括政府审批、资金打出、尽职调查在内的全部收购流程,“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

  从第一次好不容易打下“持久战”,到如今速战速决,在汪大总看来,这一次不仅因为他们找到了共赢点,更因为他们占有了“天时地利”。

  天时,是中国市场近几年来持续扩大并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地利,是巨大的中外协同效应,让国外企业想与中国“亲密接触”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而中国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的大力支持,国内办事流程的不断简化灵活,更让汪大总“如虎添翼”。

  “现在,国外的企业都很认可中国,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未来在中国。”汪大总说。听说是被中国企业收购,德尔福的员工都拍手欢迎。他们知道,中国企业是来做加法的,不仅不会让他们面临失业,还能帮助他们进入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广阔市场。

  汪大总记得,当年初做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时,总得绞尽脑汁向国外卖家推介自己,争取信任。而现在,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德尔福这两天又有个合作计划,你知道他们第一个电话打给谁吗?打给我们。”汪大总笑道。

  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最近两三年间。2014年,中国实际对外投资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也是在这前后,汪大总团队联合国内企业,一举拿下4起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此后,路越走越顺。

  “我们很幸运,背靠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伟大国家。”汪大总说。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到如今大手笔海外并购,他目睹了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化进程从1.0版到2.0版的升级全过程。

  更让他感到庆幸的是,他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华商始终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两边信息不对称的时候,我们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也能找到巨大的机遇。”汪大总说。

  现在,汪大总不仅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中国汽车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扶一把”,还凭借丰富的经验“送一程”,参与投资之后的企业管理,让中国企业走得更稳。“我希望帮助打造‘中国的德尔福’、‘中国的博世’。”

  坐在一间极为简洁的办公室里,汪大总娓娓道来关于自己、关于中国汽车的故事。办公室面积之小,很难让人将之与动辄十几亿美元的并购联系在一起。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一身低调的灰色西装,鬓角已有不少银发。

  当被问及为何将自己的公司取名春晖,这位旅美30多年的华商不假思索地说,这是取自《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严瑜)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