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在德国做医生

2016年12月29日 17:20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听到晓虹要去德国学医的消息,大伙儿吃了一惊。她已经41岁了,刚从部队医院转业。那年南外同学聚会,在德国定居的W说你德语那么好,又会针灸,怎么不去德国发展呢?

  晓虹一听,就上了心。雷厉风行,办好所有手续,带着700美元,果真登上了去法兰克福的飞机,那是1992年。

  现实不那么简单。德国不承认国内医生的学历,一定要有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才有当医生的资质。刚去的那几年,她烦恼不少,一边在一个德国人开的诊所里当助手,一边寻找读医科的机会。德国学医有名额限制,成绩要求很高,给外国人的名额更少。报了几个大学的医学院,都被拒之门外。只好先读生物专业 。后来诊所的德国朋友帮忙,推荐她去黑森州的马堡大学。马堡大学是个名校,有400多年历史了,对外国留学生比较友好。面试时看晓虹在中国当过医生,就录取了她。

  读书的五年真是辛苦。晓虹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城市,每天早晨5点起床,6点出发赶火车去学校,背个双肩包,带一本德汉医学大辞典,在火车上看一小时书。老师讲课语速快,一上来很难听懂,课间赶快查词典。德国大学生没有天天听课的习惯,有一天下大雨,就她一个人坚持来了。大胡子教授说:“今天不上课了!”因为学校规定低于三人可以不讲课。晓虹笑着说:“这么大的雨我坚持来听你讲课,你应该表扬我啊?我可以请教几个问题吗?”教授愣了一下,被这个年纪不轻但执著聪明的中国女生打动了,把这堂课变成了一对一的辅导课。 课后教授和晓虹聊起家事,说他父亲是个建筑师,在中国青岛参加过建设。他曾经带女儿去了中国,参观当年爷爷设计的房子。后来,这个大胡子教授成了晓虹的好朋友,毕业时还帮她写过推荐信。

  晓虹父母身体不好,一拉警报,她就得买机票赶回国,耽误很多课程。有次考试,她刚从国内回来,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疲倦,真是巴望自己生一场病,那样就有借口不参加考试了。待坚持考完回到家中,她关上门大哭了一场。

  通过了所有考试,拿到了德国医科大的毕业证书,那一年晓虹整整50岁了!在国内,很多女人到了这个年龄都退休了。

  找工作也不顺当。晓虹先是在学校的医学院眼科帮助做博士课题,选题是“针灸在青光眼上的作用”。当地报纸公布了这个消息,有700人报名参加试诊。但因为医院合并,项目资金不足而告终。

  几经坎坷,晓虹最后在斯图加特市附近的一家公立医院当内科医生。这个医院在德国算中等规模,有两个分院,一个康复中心和8个养老院。院长很赏识她,知道她会针灸,特别批准她开一个以针灸为主的中医门诊,接受预约病人。有一位中风的老先生在她的建议下,接受了针灸,恢复效果很明显。老先生非常高兴,和老伴一起找到院长,要邀请这位“中国医生”去家里做客。

  德国是67岁退休,不分男女。晓虹今年65岁了,院长对她说:“虹,我希望你一直做下去,只要你愿意。”

【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