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打望小世界:从西洋镜到万花筒

2017年06月05日 11: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张悦悦摄

  今年是我在欧洲居住的第12个年头。前两周我去奥地利老城格拉茨参加科技社会学年会,出发前搜集了相关历史书籍来做“功课”,但我发现最喜欢的事还是坐在路边小馆里打望街上的“西洋景”。别看我鼻梁上的眼镜镜片比12年前初到英国时又厚了一圈,但镜片后的那双眼睛依然在搜索着下一个新奇。这似乎真应了亚里士多德那句名言“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对世界了解越多,我就越觉得还有更多底蕴等待我去挖掘。

  其实,用“西洋景”一词来指代新奇事物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在海外待的时间越长,游历的地方越多恐怕越能体会这一点。每次回国调研,对路过的每一个城市,我也会做功课,会睁大眼睛打量街上的人情市貌,不论是外国还是中国,那份好奇只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近40年经历了几次留学潮的社会来说,说到海外生活和外国文化大多数人还是有想看“西洋镜”的心理,“中外差异”依然是道不尽的话题。而从另一个角度讲,仅仅40年,这“西洋镜”在国人心中起什么作用却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不论是看新鲜还是看热闹,“西洋镜”更像透视镜,现在“西洋镜”像是平光镜,不论是留学还是旅居,更多的人把镜子举起来是想看看自己在更大的世界背景里是什么样子。

  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赵晓霞编辑决定在《海外学子》版开设《一桌一椅一世界》专栏,用新的视角审视“海外”和“海内”的生活,我有幸成为这个专栏的作者。该专栏自2011年开设后,之后的6年,我一边打望着周边生活,一边思考怎么把大千世界浓缩在每周的豆腐块里,其实若没有和赵晓霞编辑的持续对话,或许很多闪光的生活碎片就不过脑子地被蹍踏在身后了。今年4月,该专栏的部分内容已结集并扩充成《小世界:在欧洲做学术的注脚》由三联书店出版。

  这个专栏对一些读者来说像个透视镜,对另一些读者来说可能像个平光镜。不过在看似文化日益交叉的纷繁世界里,如何能超越传统活出自己的精彩,在很多人看来仍然是个需要拿捏的问题。几个月前我和一个在欧美长大的华裔剧作家聊天时提到这个问题,她跟我说海外华人分三类:一类是“中国人”;一类是“香蕉人”;还有一类是装作自己是“香蕉人”的人 。“香蕉人”这概念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但第一次听到这种“三分法”,我觉得有趣但却觉得别扭:怎么在多元化的今日,还会有人揪住“香蕉人”这个比喻去形容文化撞击下的身份和文化认同?

  我的韩国同事跟我说,“香蕉人”这个词在韩国、日本也常被用来指代那些文化认同与传统错位的本国人。但我依然惊讶于为什么会有亚裔主动去使用它,因为细说起来,其潜台词即不同种族/文化之间的人“本该”是界线分明的。如果在这种框架里思索群体身份不是自施枷锁吗?

  一定要延展这个逻辑的话,那我们都应该“花”心的生活,即无需一定按照某一特定轨迹生活,而是要寻求掌握在不同社会条件下都能以相应恰当的方式自在生活的能力。不论是《一桌一椅一世界》这个专栏里讨论的,还是《小世界》这本书里想表达的,都包含这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道理,即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心境、透过什么样的媒介去打望这个世界,世界其实是个万花筒。这并不单单是指其五色纷呈,而是唯有你亲自将其转动,它才会呈现出不同的斑斓。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