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出国务工技能与简历不符 海外雇主:小心中介“陷阱”

2018年10月26日 10:4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0月26日电 据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报道,这是一个中国工人在新西兰权益受损的故事,雇主和雇员没有任何争议。这个故事既温暖窝心又让人意气难平。“他真的很可怜。”在采访中,主动爆料的新西兰本地雇主反覆念叨着这句话。

  技能与简历不符,谁的锅?

  9月2日,受害人老王满怀希望抵达新西兰,然而,一个多月后的10月16号晚,他不得不匆匆登上返回中国的飞机,祈祷自己再也不用回来。他需要从国内的劳务输出中介公司那里拿回属于自己的钱,那是他多年的积蓄。

  老王启程回国前一晚,帮助老王申请工签的持牌中介Allen和本案中的雇主小陈,以及小陈的母亲张女士约好一起来记者的办公室。老王当晚没有露面,据Allen讲,他是心存顾虑不敢来,他害怕得罪人,怕要不回国内中介公司的钱。

  老王来自辽宁,在劳务输出中介的简历上,中年的他有个相当年轻的老婆,还有个幼小的女儿;他有四年半的挖掘机经历,有卡车驾照,还有在日本工作的经验。在向小陈描述自己的工作时,心直口快的老王说:“我就是个挖掘机司机”。

  然而,这个“有4年半经验的挖掘机司机”把小陈害惨了。小陈说因为他发现老王的技能和他简历上的描述、还有中介承诺的完全不匹配。虽然老王有开大卡车的驾照,却连轿车都不会开。上工地第一天,老王开着挖掘机就把邻居的墙给撞坏了,害得小陈不得不买材料带着其他工人帮邻居一起修墙。

  小陈说:“当时他都没怎么干活,只是上了三次机器,试了三次,结果试一次就让人心惊一次。”两人最后只能大眼瞪小眼。但由于双方已经白纸黑色的签署了劳动合同,在合同还未失效的前提下,小陈依然得支付给老王22纽币的时薪。作为一名良心雇主,哪怕老王干不了活,小陈还是照付了工资。

  当然,小陈也因此纳闷,为什么老王的实际情况和简历上列出来的条件有如此大的悬殊?

  问题出在简历上。

  据张女士透露,老王在跟她聊天时,曾经顺口说起简历都是中介替他写的,里面的水分不少。在家庭方面,简历上小女儿和年轻老婆都是编的,实际上老王的妻子比他还年长,他们根本没有女儿,唯一的儿子已经读高中。在工作经验方面,老王甚至不知道简历上写着他有四五年的挖掘机经验,因为他虽然持有挖掘机驾照,但实际上他在中国国内主要是开叉车的。用张女士的话总结就是:“他的技能和这边的工作要求不匹配啊!他在国内工厂只是转圈装车,但在新西兰干土石方是要上下坡、要高填深挖的。”

  今年6月小陈回国时其实见过老王。当时老王和另外两名候选人分别做了挖掘机操作演示。小陈怀疑过他们的水平,因为他们的操作显然不够嫻熟,然而亲自上场的小陈发现,是那台挖掘机本身存在问题;机械臂关节过于灵活的确不好操作。就这样,没有一丝丝怀疑,小陈经过对比后挑中了老王。他从未想过,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开始。

  在老王到新西兰后的前两个星期,小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培训他身上,最后发现他根本无法上工,接的活干不出来,按部就班的计划全被打乱了,其他员工因此不得不休假。最终的各种损失根本无法统计。

  雇主:“我就觉得他挺可怜的”

  在老王抵达新西兰第二天,张女士就陪着他去办理税号、银行账号、手机号、翻译驾照等等,一天下来相当忙碌。第三天,张女士母子还帮老王去看车买车,后来两人一起帮他把车从汉密尔顿提回奥克兰。可是,车子提回后母子俩却发现,明明拥有货车驾照的老王连小汽车都不会开。一路上他三次危险急剎车,连回轮都不会。母子俩本以为老王是初到国外,还没适应这里的开车规则,然而在经过观察后两人才笃定他是真的不会。

  刚到工地时,老王发现自己根本开不好挖掘机,就主动问说需不需要小工。然而在新西兰,机械就能解决的小事已经根本不用工人来做。之后,老王也曾联系中介询问是否有其他新西兰雇主需要招人,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雇主愿意要他。

  张女士说,“我们看他可怜,让他打个零杂。有时候我自己家里有点活,就让他过来帮帮忙,也算是打发时间,让他挣个机票钱。”

  虽然期间老王和雇主母子相处融洽,但三周多时间对于他们而言并不短暂。小陈及母亲在讲述这些事情时,苦笑之余频繁强调一句话:“他挺可怜的。”

  为了让老王住得舒服点,不用挤在雇主家,小陈给老王单独租了个农场房子,顺便存放工地的工具。

  由于老王不会开车,张女士每天带着他练车。一开始,老王心疼车油贵,舍不得花钱不想练。直到小陈提议油费由他负担后,老王才答应把车练好。

  看到老王每天为了省钱,连菜都不舍得吃,只是干吃白米饭,张女士实在不忍心,经常在自家院里拔菜给他送过去。小陈在逛超市时还会买两只烧鸡给老王。张女士叹了声气说:“人就在眼前,眼睁睁的看着他只吃米饭,我们不忍心。这都是我们自愿的。”

  最终,老王和小陈一齐在Allen的帮助下找到律师,合法解除了双方的劳务合同。才一个多月就踏上返乡路程,老王百感交集。几年的积蓄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回来,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也是未知数。张女士笑笑说,老王还是有点收获的吧——至少他现在学会开车了。

  虽然折腾不断,但小陈并不想追讨损失。他说:“我们是第一次碰上这种事。损失就损失了。我们不想维权,只想提醒其他人小心。”让他更忧心的反而是老王的处境,“他在国内就处于弱势,他的前途和工作可能都成问题呢。”

  出国务工不易 这些要点须留意

  世界银行报告和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海外务工人员总数达52.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8万人;中国2017年收到海外务工人员的汇款总数为64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如此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出国务工群体的心酸。远赴重洋、水土不服、生活习惯不同、背井离乡的思念、孤独打拼的无力感……

  相比于此,中国国内某些中介机构所铺设的形形色色的“陷阱”,则更加令人提心吊胆。海外务工人员多数由非法劳务中介通过网络招募,中介往往以境外待遇丰厚为诱饵,收取大量中介费用,不与务工人员签订合同,刻意隐瞒出国从事的行业细节和存在风险等。对此,中国外交部特别提醒拟出国务工的中国公民注意:

  一、选择正规、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对外劳务企业或承包工程企业办理出国务工手续(企业名录请参照商务部网站,chinalabor.mofcom.gov.cn/labor/Home.html),并与相关企业或国外雇主签订书面合同,以便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二、出国前设法了解雇主的经营资质和实际经营情况,明确出国后从事的具体工作,切勿轻信中介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三、了解签证种类,出国前办妥相关国家工作签证,避免因非法务工;

  四、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勿交由他人保管以免自身行动受限。留存相关证件复印件,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新西兰本地雇主在选择劳务输送中介或者雇员时,也应当多方面考察工人技能及中介资质,避免雇主小陈遭遇的这类事件重演。(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曾小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