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

开放程度超想象 海内外舆论热评十七大展新气象

2007年10月22日 16:26 来源:中国侨网

    十月二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侨网消息:中共十七大的召开,不仅是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海内外媒体不约而同聚焦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期望从中破解中国未来改革走向的“密码”,其中最引西方媒体关注的是中国的政改与民主进程。香港中评社今日汇选部分有关评论,摘录如下:

  一、开放程度远超想象 中共重塑形象

  1、着意强调和平发展 反击西方“妖魔化”

  在中共十七大开幕式上,胡锦涛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第十一节题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这一节中,胡锦涛全面解读了中共的国际观,他明确地表示“和平发展”是中共绝不放弃的原则立场,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共在国际社会高举“和平发展”旗帜,是去除“妖魔化”中共的重要举措。

  十七大有可能是中共重挫“妖魔化”的一个重大转折性会议。可以说,中共自十六大以来至今的5年当中,是在国力迅速提高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对世界影响力,中共已经以新的面貌面对世界,世界也在重新认识中共。

  2、十七大史上最开放 采访成功率远超两会

  中共十七大堪称历史上最开放的党代会,不但多数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允许记者参访,更首次批准媒体在分组会后自由提问。另据透露,每年“两会”时采访落地率为10%,即申请100个专访仅有10个被批准,十七大时的采访落地率将大幅增加,甚至有可能达到50%。(香港《文汇报》)

  先看十七大新闻采访的硬件设备有多好,新闻中心设在梅地亚饭店,位于二楼外国与港澳台新闻处内,设有网络中心供记者上网查资料或发稿,且不用花钱,为体谅记者们驻守辛劳,梅地亚一楼设置免费茶点区,咖啡、红茶与小点心无限量供应。

  而在中国平日想采访部长或是省委书记,走正常申请程序基本无望,现在只要填张申请单写明采访提纲,新闻中心联系人员就帮你汇整联系,到除了四场表订记者会外,其它官员还乐于露面接受采访。面对繁多的记者会、和蔼可亲的官员,采访十七大的中外媒体只须待在新闻中心,基本上没有漏新闻问题,这种开放度堪称空前。(台湾《中国时报》)

  3、首次推出网上直播 展现中共治政自信心

  中共十七大,也实现了党代会历史上的首次网上直播。从中央7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开通,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前公布代表名单;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做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重大决策,到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党务公开”……中共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到世界面前。(浙江在线网)

  而且,网络的开放性、快捷性、传播性,使十七大的影响更深远、宣传更及时、覆盖更全面。(北京人民网)

  二、执政思路大幅调整 奠定未来之路

  1、印证中共理论创新 十七大报告新词频现

  胡锦涛在十七大开幕式上发表的政治报告,细心的媒体整理后发现其中贯穿了一系列新词,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态文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文化软实力”,等等,足以印证近年来中共的理论创新。(新加坡《联合早报》)

  例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原文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央党校教授秦刚认为,这两个新名词表达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显示中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日本《东方时报》)

  如果深入剖析,其实还能够发掘出一些埋藏在字里行间的金子,有助于了解中共在一些政策和立场上态度的变化。除了文字上的小变化,在报告中位置的更动,背后也大有文章。有记者发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把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显示中共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当前中共施政排序中的重点,相信今后对教育应当会有更多的投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报告对外界所关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应,虽然大体上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惊喜,然而“公民意识”的提法首次出现,却代表着中共对待政治改革的态度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泰国《世界日报》)

  2、发展彻底取代增长 中共治国理念大飞跃

  胡锦涛的十七大报告,跟十年前的十五大报告比较,其中一个很显著的变化,就是把“增长”两个字彻底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发展”。胡锦涛在2.9万字的十七大报告中,竟然有339个“发展”,纵观整篇十七大报告,以前经常用的经济增长、高速增长、增长方式等名词,一律以“发展”代替。(韩国《朝鲜日报》)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认为,“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经济发展方式所强调的不仅是一个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此外,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北京中国网)

  而在十七大报告的许多新提法、新表述里,不少仅是“一词之差”。比如,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永续”发展、从“总量”GDP到“人均”GDP、从“就业”到“创业”……表述上的这些细微差别,不仅给人以新风扑面的感觉,更蕴含着深远的涵义。(北京新华网)

  3、重视民生前所未有 对待发展瓶颈更清醒

  从宏观角度来看,胡锦涛政治报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全面充分贯彻“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与过去的政治报告相比,是最为不同的一点。在讨论十七大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比如: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次强调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以遏制贫富差距;与腐败“水火不兼容”、“廉政文化”首次出现在了报告中,等等。如果加以分析,便可以知道,上述的新提法、新表述都是民众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都是与人民的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取得了令人惊叹的经济发展,被明确评价为进入了“近代以来最长的繁荣期”,但也的确在不少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如在民生领域,不仅有被公众称之为“新三座大山”的高房价、上学难和看病贵这三大难题,而且还出现了失业者增加、就业压力加大等棘手问题;在经济发展领域,也出现了国民收入低水平下的“流动性过剩”;政治文明系统的滞后,使得中国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甚至出现了“二次分配”的逆向调节。而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可谓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被公认为“当今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和谐因素”。

  值得欣喜的是,胡锦涛与新一届中央领导上任伊始,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危险性和严峻性。胡锦涛提出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其实就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方向偏离和系统失衡的一个重大修正。专家表示,胡锦涛在强调“以人为本”、“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也第一次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和“发展”同样重要的执政党的“两大历史任务”。(香港中评网)

  

  [1]  [2]  [下一页]



编辑:刘郁菁】


相关报道
   · 旅法侨学界召开十七大座谈会 畅谈感想展望未来
   · 中共十七大胜利闭幕 英国侨界盛赞具里程碑意义
   · 美侨报议十七大“民生盛宴”:中共直面发展难题
   · 中国旅英学子代表座谈中共十七大 畅述心得体会
   · 法华商评十七大:和谐社会让华商有更大发展前景
   · 中共十七大闭幕 加国华文媒体老总夜谈报道心得
   · 海外华商关注十七大:社会稳定发展是共同的心愿
   · 巴基斯坦侨胞热评十七大:以人为本理念深感鼓舞
   · 意华媒解读十七大报告:华人社会也要"科学发展"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