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

2017年08月08日 13:15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学语文,要对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深入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积累语言。

  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将文中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课堂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这就要求教师巧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真正学会品味语言文字。

  一、抓住矛盾,咬文嚼字

  小学课文基本以平铺直叙为多,少见转换和矛盾冲突,但有时也难免会出现。而这些唐突的表达方式,无疑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例:《小音乐家扬科》中,扬科去摸小提琴的部分,叙述者一直跟在扬科身边,看着扬科的一举一动。第12自然段后两个句子却成了“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叙述者离开了扬科,退出了现场,走到了院子外面。前后的叙述角度和距离都发生了变化。怎样通过对这一段话的研读,来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呢?我设计这样几个步骤。

  1、自读第10-11自然段,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正在参加扬科的冒险行动。

  2、你在与扬科一起冒险的时候,心里想了什么?想对扬科说些什么?

  3、再读“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4、眼看扬科受到了毒打,你为什么抽身离开了现场?

  在文中不直接出现的叙述者,为追求叙述的真实和客观性,一般都隐藏在文本背后,从不显示自己的情感倾向。当叙述者情不自禁地出现或没有理由地隐去的时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一定是有它的原因。在这段话中,改变的叙述距离,通过学生入情阅读,假设自己就在扬科身边等方法,体味到了当时对这个瘦弱孩子的毒打场面是多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就是因为不忍心看,所以才退出了现场。这样一理解,学生更体会到了扬科的可怜,社会的不公平。

  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预设进行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但也不是说不需要预设,当我们在上课之前“至少把课文读五遍”的时候,当我们以“编者”和“教者”的身份去读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如何在文本中找准咬文嚼字的切入点,如何让这些内容在课堂中发挥作用,如何带着学生去咀嚼,去品味,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联系生活,咬文嚼字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要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也需要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时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生联系。

  如一位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表现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一个细节描写的教学,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咬文嚼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1.2文中原句: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1、抓关键词语:你觉得哪个词能概括这句话。

  2、理解极其的意思

  3、抓宫殿一词,引出房子的历史,联系实际说说“宫殿式的房子本来的陈设应该是怎样的”和“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他办公室的陈设应该是怎样的”。

  4、对照文中句子描写的陈设,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从“极其简单的”陈设感受到了总理“极其不简单”的品质。

  三、薄书读厚,短词读长

  词语具有张力,这张力浅显地说,是指词语超出本身字面意思的表现力,给人一定的、足够的想象空间。“四两拨千斤”,教学时,紧扣这些词语,往往能够抓住文章的要害,提升思维的深度,把“薄书读厚”,把“短词读长”,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文本的更深处。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伟大的友谊》第一自然段时:

  师:我现在请你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大家注意听,第一段在遣词造句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看你能不能听出来?

  生:这一段里总共有五个“共同”。

  师:那是怎么回事?他连续用了五个“共同”,使你感觉怎么样?

  生:使我感觉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工作。

  师:她刚才解释了,“共同”就是在一块儿,干什么事都在一块儿,究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事呢?你读读第一个“共同”。

  (分别学习五个共同的内容)

  师:把这五个共同概括一下,他们在一起是干什么呢?

  生:共同革命。

  师:对呀,我们就是这样,抓住这个特点,从五个共同中去思考,全段文字就一下子理解了,这样的友谊是不是伟大呀?

  师:想一想这五个“共同”,就充分地理解了全文的第一句话,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什么呀?

  生:好朋友。

  师:不但知道他们是好朋友,而且是具有伟大友谊的好朋友。

  师:这一段你们是怎么学会的?抓住什么?

  生:抓住“共同”这个词学会的。

  师:“共同”在这一段里是个什么?这个词是这一段的特点,所以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呢?(板书“抓特点”)

  四、锤炼文本,感悟美丽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教师要去钻,去发现课文中的美,将自己的心浸润到课文中去,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去分析课文,品赏课文,既要领略文字之美,体验作者表达的艺术匠心,又要感悟精神之美,获取作者展现美的那些形象、情感和理念。

  如《燕子》一文,描绘了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语言优美生动,文字表达准确、色彩艳丽、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到字里行间充满着诗情画意。面对如此优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图画的感知,进入课文的意境,从而获得言语美感。教学时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掠”与“飞”、“几痕”与“几根、几条”、“落”与“停”、“掉”与“降”的比较;通过对“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后的句号与省略号的比较等。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准确、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中所蕴涵的形式之美。

  课堂上,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教师教学时只有做到心中有书本,眼中有学生,手中有资源才能唤起学生对言语美的感悟力。

  五、感情朗读,赏析语言

  好文章总有一股气韵,浩荡雄伟之气概,非高声朗读不能领略,幽怨雅致之韵味,非密咏恬吟不能体悟。语文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之在体悟中赏析语言,在推敲中领悟意境,在吟诵中鉴赏语文之美。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山的特点的那组排比句群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尝试读出特点,学生在练读时通过声音去诠释山峰的特点。再让学生逐句交流读,按照分句边读边评,引导学生读出山峰的不同形态,并通过听读去感觉山峰的不同形态。最后想像比较读,让学生边听同桌读边在心中想像山峰的特点。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多样性的读来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析句子中每个词语,并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某个特点的喜爱之情去读语句,且放开声尽情读。做到以声人情,读中赏析,读中领悟。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仰慕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久而久之就形成对美的言语的鉴赏能力。

  六、引入情境,咬文嚼字

  课标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咬文嚼字就必须与词语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仔细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咬文嚼字”。

  如于永正老师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让学生理解“追悼”一词时:

  师:追悼是什么意思?大家读下面的话,下面写的都是追悼的具体表现。

  生:(读)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师: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对死者表示怀念。“追悼”就是这个意思,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请接着往下读?当学生读到吊唁时)

  师:吊唁和追悼有相同的意思,都是对死者表示纪念和怀念,但“吊唁”与“追悼”又有不同。你们知道“吊唁”还有一层是什么意思吗?

  生:对死者的家属进行安慰。

  于老师执教“追悼”就是这种“咬文嚼字”的典型,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追悼,即“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而且不必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来知晓追悼是表示“沉痛地怀念”之意,尽管也可以体会这一层意思,但“致敬、痛哭”等文中词语已经能够准确、形象而充分地表达出这一层意思,而且让学生知道了追悼的具体形式。这样的咬文嚼字远比查阅工具书有效地多,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记住了词的意思,体会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更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运用。而后一种能力对于孩子尤为重要。(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丁维升)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