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中外人文交流双向发力:走出去树品牌 引进来补不足

2017年12月26日 10: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老师科捷利尼科娃(右)在为学生们上汉语课。   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摄
    图为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老师科捷利尼科娃(右)在为学生们上汉语课。   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中外人文交流“双向”发力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在今年第16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上,在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学习2年汉语的苏丹盲人姑娘李灿,用流利的汉语演唱歌曲《隐形的翅膀》,打动了很多人。如今,全世界有916万像李灿一样的外国友人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作为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专门文件,《意见》将进一步推动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

  引进来 取长补短 解决自身问题

  中国法学会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尹宝虎最近很忙: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了解“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法律制度和政策,成为中企和涉外律师迫切需要。“我们计划采取派团出访、举办国际研讨会等方式,邀请‘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法学法律界专家研讨,取长补短,降低中企涉外投资贸易的法律风险。”尹宝虎说。

  “引进来”,是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建立了诸多机制、平台:先后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了8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博鳌亚洲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等由中国发起、国际参与的论坛逐渐壮大……

  “我们选取的主题如生态文明、文化软实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国际热点,注重让海内外思想界、文化界、学术界人士通过学理沟通,突破意识形态偏见,最终促进世界文明互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表示。

  走出去 树立品牌 讲述鲜活中国

  “中国是不是人人都会武功?”“你们有电冰箱和洗衣机吗?”……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初到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旁克城一个小镇学校任教的汉语教师王琼,深切体会到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

  经过紧张筹备,王琼组织了“中国日”文化主题活动,邀请当地中小学生和家长参加。当地人受邀观看介绍中国的视频和图片、品尝中国美食后,纷纷和她握手,表示大开眼界。从此,她成了小镇里的中国文化使者。

  孔子学院创立十多年来,6万多名中方院长、教师和志愿者赴各国任教,他们用自身行动和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当地人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

  《意见》提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重点支持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并提出要努力将孔子学院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语言推广机构。

  “讲好中国故事,‘怎么讲’比‘讲什么’更重要。我们坚持教学内容贴近当地思维、当地习惯和当地接受方式,真正融入海外寻常百姓家,起到增信释疑、凝聚共识作用。”作为孔子学院管理方,国家汉办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活起来 春风化雨 消除文化鸿沟

  《意见》提出,不断创新和丰富多边人文平台的内容形式,深入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人文交流要活起来,消除文化鸿沟。”严昭柱至今仍清楚记得,两年前,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启动不久,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来此参观。“西哈莫尼体验了中医脉诊和中药材辨识,观看传统中药炮制、药膳配制等技艺后,大加赞赏,表示要亲自在柬埔寨推广中医药文化。”

  严昭柱说,人文交流讲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有时一次好的体验胜过千言万语。每次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期间,都会安排非遗、中华美食等展示、体验活动,让参会外国嘉宾赞不绝口。

  中国法学会鼓励支持中外法律院校共建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为中外法律人士提供更多交流互动和培训机会。“我们相信,经过不断互访、交流、实习,中外法学法律界面临的很多难题和冲突能够迎刃而解。”尹宝虎说。(彭训文 贾平凡 韩维正)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