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华人教师谈大马语言现象:丹州华人的特殊语气助词

2018年05月24日 10:0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24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来自马来西亚吉兰丹的华人教师郑志伟将到中国参加“对外汉语研讨会”,日前他发表了“浅谈吉兰丹州土生华人特殊语气助词”研究专文。

吉兰丹土生华人的平日服装,男女都围沙龙并不罕见。(图:星洲日报)
吉兰丹土生华人的平日服装,男女都围沙龙并不罕见。(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他说,吉兰丹州在华文交流上有别于马来西亚其它地区的语用习惯,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1)在地理上,丹州地处马来半岛东海岸最北的位置。由于发展缓慢,加上90年代前交通贯通不发达,资讯不便利。造成本地人民在某个程度上与外州的联系薄弱,形成绝缘地区,促使丹州华裔人民只能与本地的马来族群、暹罗族群交流往来。

  (2)华裔人口在丹州只占5%,属于少数民族。为了不被边缘化以及在这地区开枝散叶,丹州华裔高度使用当地惯用语言做为交际工具,不只是在生活上与其他友族交流,甚至在自家使用的汉语交流也习惯性穿插友族的语言、语法与语用等。

土生华人乡下老厝外观。(图:星洲日报)
土生华人乡下老厝外观。(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更地道的沟通方式

  他发现,丹州的语气词丰富多变,除了一般规范的汉语语气词外,丹州华裔人民更倾向使用派生语气词,原因无他,就是更地道更舒服的沟通方式。

  语气词一般有表陈述句、表疑问句、表祈使句以及表感叹句。他只选特殊表陈述句的其中三个语气词,也是丹州华裔人民沟通的典型语气用词—:奴(nu / nu)、噗喽(pulok)、噜欸(lui)。

  (a)奴(nu / nu)

  “奴”是在吉兰丹华裔族群其中一个较为独特的句末语气词。当它发第二声调时,表示同意、肯定、态度坚决语义里带有撒娇的口气,它出现在句末又是第四声时,它的表达含义是肯定。这两个语气读音“奴”有“就是”之意。

  例:

  A)中铁就是进驻丹州。(规范性语气副词)

  中铁进驻丹州奴(nu)。(区域性派生语气词)

  表陈述加肯定,不带有商量的余地,而且态度委婉柔和。

  B)吃饭喝茶就是没叫我。(规范性语气副词)

  吃饭喝茶没叫我奴(nu)。(区域性派生语气词)

  表陈述加肯定,带有轻微怪责之意。

  C)就是这样,他都没跟我说一声就走了。(规范性语气副词)

  是奴(nu),他都没跟我说一声就走了。(区域性派生语气词)

  表陈述加委婉。

  D)这件衣服就是我的。(规范性语气副词)

  这件衣服是我的奴(nu)。(区域性派生语气词)

  表陈述加态度坚定,情感上带有委婉。

  语气助词“奴”,在A与B句,都表示一般肯定式。C与D句就带有撒娇的情感性,在句义上倾向坚定柔和的说话态度。让听话的一方,心理压力的程度减少,精神态度也不会那么紧绷。

  (b)噜欸(lui)

  这词是丹州华人经常使用的口语语气词,只有一个音节,由于目前还没有汉字有此读音,因此借用噜欸(lu+ei)两个汉字语音,把它们合并为一个读音。表达强调句子里句义的是与不是或有与没有。表示陈述加强调情感以及本土色彩。此语气很大程度受本地福建暹的语变所影响,属派生口语语气词,是汉语“啰”的变异语气词,表示确认或肯定的语气。

  例:

  A)巴士还有来噜欸。我们再等下一班。

  B)他都还没吃噜欸,你们不要吵着他吃饭噜欸。

  C)是噜欸,我都不知道中国的一带一路会带来那么多的商机。

  D)这本书根本就不是他的噜欸。

  在A与B句,都表示肯定。C与D句是带有是或不是得肯定语气词,在丹州沟通交流上是有一种乡亲交流的情感色彩。听起来也相对和谐舒心。

  (c)噗喽(pulok)

  这个词,有两个音节,第二个音节要紧连第一个音节,而且两个音节要发出轻且短的音节。这词源自马来语pula之意,就是“也”的意思。“也”在汉语中是语气副词。在吉兰丹的口语语气词中释义为再次、又来、又是、为何又的意思;而且在丹州“pulok也暗指希望有另一种选择,不想重复同一个事件。通常表示在陈述句中,有突出程度的轻重,也有希望不重复的选择,也带有轻微怪责与不耐烦之意。

  例:

  A)又在这边吃晚餐噗喽,前天才来过这里吃了。

  (意思为都已经在这里吃过了,也许我们可以去别处吃晚餐不用一直重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选择。会使晚餐的心情低落。)

  B)明明说好了在海边骑脚踏车,他去公园噗喽,一定有其他目的。

  (意思为大家都已经决定一起去海边骑脚踏车,结果对方并没有去海边,而是去了公园,没有在之前同意的地点出现。)

学术界不乏研究吉兰丹土生华人的著作,其中语言是一大特色。(图:星洲日报)
学术界不乏研究吉兰丹土生华人的著作,其中语言是一大特色。(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多元影响产生大马语言

  他希望上述专文对吉兰丹州华裔人口在使用语气词的现象做出初步的浅析,通过抛砖引玉的手法,让学者对丹州这种独特的语气词现象更多地做出归纳,并对大马区域性华文现象做出贡献。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社会的国家,华裔人口在大环境底下,在使用言语沟通交流的当时,多会使用对方较为熟悉的语言模式与之沟通。所以,大马的语言现象是多元影响,多种语言掺杂而酝生出来的马来西亚语言模式,它不是单一的,它是多元的。”

  作者简介:

  郑志伟老师,大马第四代华人,祖籍福建永春,于90年代末考取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商学位,接着完成了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的MBA。由于对中文颇感兴趣,于是他再次选择中国上海师范大学的汉语言专业,考取学士学位。

  此外,他在中国北京语言大学完成中文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课程。目前,正在进修中国华中师范大学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课程。在工作上,曾在外企工作,也当过援柬义务教师,国内外国际学校教师,也曾在独中执过教鞭,目前担任董总的独中簿记与会计学科委员,以及管理家族企业,协助企业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