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侨商非洲“生意经”:从“卖鞋”最后到“办学”

2018年11月23日 11:26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图为:11月22日,“湖北科技走进非洲”专场吸引了众多嘉宾参加。
图为:11月22日,“湖北科技走进非洲”专场吸引了众多嘉宾参加。

  原标题 侨商非洲“生意经”——

  图文:从“卖鞋”到“种菜”再到“办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看到10排座位全部坐满,工作人员连忙又加了5排椅子。

  11月22日下午,第18届华创会“湖北科技走进非洲”专场,听众爆棚。

  此次活动有20余名来自非洲国家的优秀华人华侨代表、8名专家、7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来寻找商机的人自然不少。

  想去非洲投资,该从哪儿入手?3个多小时的活动中,知名侨商先后讲述了各自在非洲的“生意经”。

  20年前汉正街布鞋在非洲被抢购

  “提起非洲,估计大家脑子里会出现如下画面:贫穷、落后、战乱……但我要告诉大家,真正的非洲,绽放着大自然的光芒。”

  湖北侨商协会常务副会长程凡用2012年和2017年两次考察非洲的经历,向众人还原一个真实的非洲。“都说非洲缺水干旱,但实际上,除了撒哈拉区域以外,非洲中部、南部、西部大多数地区都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程凡说,非洲城市给他的整体感觉,就像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县城,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处处充满商机。虽然工业落后,但这里保留了难得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非洲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知名侨商丁湘在非洲的经历,足以印证这种“非洲潜力”。

  1997年,靠电脑生意赚到第一桶金的丁湘决定出国寻找商机。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她看到当地人几乎都是赤脚,很少有人穿鞋子,感到好奇。仔细调查后发现,不是非洲人不愿穿鞋,而是市场上没有鞋卖。于是,丁湘从汉正街采购了3万双布鞋,运到非洲,结果被抢购一空。这一笔生意,她赚了20多万元。

  10年前湖北农田“铺”到莫桑比克

  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集团董事长余国文描述了这样一幕:莫桑比克总统来到“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抱起一个17斤重的大萝卜,高兴不已。“莫桑比克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蔬菜。”余国文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2009年,占地52公顷、总投资4000万元的“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破土动工,湖北省农垦局派出100余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建设。2010年,示范中心通过国家商务部组织的竣工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2011年,示范中心正式向莫桑比克政府移交,中莫双方合作开展农业技术的试验与推广。2013年,商务部、农业部组织首批14个援非示范中心项目综合监测评价,该中心排名第一。“农业是非洲的支柱型产业,湖北是农业大省,双方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很多合作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得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湖北非洲商会相关负责人严雄在“非洲投资攻略”演讲中表示。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牵头在肯尼亚建设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我国在非洲援建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如今,在非投资的鄂企达600余家,不少已经成为非洲的知名品牌。

  如今“武汉伢”想去非洲办学

  “在投资非洲的热潮下,出口和传统制造业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企业的胃口。”

  多名侨商一致认为,非洲的发展正在加快,越来越适合先进技术和现代化产业转移。会上,在非华侨华人带来了中非产业园项目、“点亮非洲”新能源项目、肯尼亚工业园区招商项目等,引起广泛关注。武汉未来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透露,准备在汉建设专门支持在非项目入驻的孵化器。“我想问一下,非洲人的受教育程度怎么样。”交流环节,一名戴眼镜的女士向专家发问。“受过高等教育的大约7%,大部分都是中学以下文化程度。”专家回答。“请问我去非洲办个教育机构行不行?”这名女士叫彭琳。她介绍,自己是武汉人,目前在美国教中文,这次专门回国参加华创会,特别想了解非洲的实际状况。她告诉记者:“到非洲办学,已在我的计划之中。”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