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侨联以“侨”为“桥” 架脱贫攻坚“连心桥”

  湖南省侨联:以“侨”为“桥” 架起脱贫攻坚“连心桥”

  红网时刻记者 李兵 实习生 郭倩 长沙报道

  时下,青山绿水旁,美丽的赤滩村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80多岁的曾婆婆总喜欢坐在自家屋前,望着那条长长的水泥路。“记得也是2018年的这个时候,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们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返乡达人”李中林最近忙活起了直播带货,赶上了双十一的好时节,淘宝店生意火爆的不得了。“一边直播带货,一边还可以宣传推荐家乡,何乐而不为呢!”

  村里的“常驻嘉宾”——湖南省侨联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志刚每天忙着让村民们都过上幸福生活,一刻也不停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奔小康我们的底气更足了。”

  这些都是郴州安仁县金紫仙镇赤滩村的真实写照。

  自2015年,湖南省侨联入驻以来,经过5年的精准扶贫,全村160户贫困户累计脱贫158户629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17%,今年将实现全面脱贫。

  高位推动凝聚侨界共识

  长长帮扶路,绵绵侨界情。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据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全省有1000多户相对贫困归侨侨眷家庭,460余户特困家庭,其中100余户属于农村精准扶贫户,300余户居住在城镇。

  置身于首倡地、主战场,2016年湖南省侨界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启动“千侨帮千户”精准扶贫工程,整合侨界资源,发挥各级侨联优势,奋力担当作为,主动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

  2016年7月,全省侨联系统“千侨帮千户”精准扶贫工程正式启动,下发了《关于开展“千侨帮千户”精准扶贫工程的决定》和《实施“千侨帮千户”精准扶贫工程倡议书》,把助力脱贫攻坚纳入全省侨联系统工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培养锻炼侨界人士的重要舞台。

  通过专题学习、集中培训、网上交流讨论等方式,结合调研、考察,组织各级侨联委员走进贫困地区、走近贫困群众,引导侨联委员强化责任、激发动力,由“要我帮”向“我要帮”转变,为深化“千侨帮千户”建设凝聚强大合力。

  同时,广泛联系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积极助学助教助困,不断擦亮“慈善中华·爱心湖南”品牌。五年多来,坚持开展“侨爱心工程”“光明行动”“珍珠班”等慈善活动,接收各类捐赠达4.3亿多元。2017年,动员海内外侨界人士为湖南省洪涝灾害捐款2000多万元。

  坚持省市县三级侨联联合调研论证,调动海内外侨界智慧,先后聚焦“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一年一个重点推,一步一个脚印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8月,全省侨界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产业技能帮扶项目172个,基础设施帮扶项目323个,基础教育帮扶惠及25300人次,卫生健康帮扶惠及99784人次,慰问救助帮扶56121人次,共发动侨界助力脱贫攻坚累计超过16亿元。

  打好“底子”走稳“步子”

  时下,走进赤滩村,平整宽阔的水泥路,白墙黑瓦的特色小楼错落有致,老人、孩子在村文化广场散步。不少村民庭前种树、后院种菜,村容整洁。

  看着村子如今生机勃勃的模样,赤滩村80岁的曾婆婆几度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曾婆婆的眼中,生活的变化体现于一个小细节——穿上布鞋就能方便地出门。“以前出门只能踩着泥巴路,下雨之后很难走,但现在一切都变样了。”

  改变始于2017年,在湖南省侨联的帮助下,赤滩村打牢了村级基础,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泥路”,治好了赤滩村祖祖辈辈的“心病”。

  改变不只发生在出行方面。据了解,自省侨联联系帮扶赤滩村以来,发挥各级侨联优势,整合侨界资源,共争取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给赤滩村带来了新气象。

  截至目前,省侨界汇聚爱心实施推进赤滩溪水利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了修建安全饮水工程。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村中主要干道实现路灯照明。援建了村部文化体育休闲广场,赤滩小学,完成立面改造45栋,移民搬迁2户,等等。

  “房子变宽敞了,人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去年,已脱贫的赤滩村村民李国清维修了住房,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他的两个孙女住上了单独的房间。不仅如此,在省华侨公益基金会爱心助学计划资助下,两个孙女用上了新文具、购买了不少课外书籍,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打好底子,才能走稳步子。 ”同样地,这样的“动人情节”在全省侨界系统精彩上演,为全省脱贫攻坚贡献了侨界力量。

  自2016年以来,长沙市侨联系统发动侨商及侨界热心人士在各种困难、灾害来临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共计达1500万元。永州市各侨界人士累计捐赠爱心款项412万余元帮助贫困学子圆梦。常德市侨联近五年来,捐赠款项和捐赠物资1673.6万元,贫困侨户和学生达5万余人……

  产业发展强起来农民生活富起来

  “多亏了省侨联帮我们联系了销路,加上村里的猕猴桃品质好,供不应求啊。”赤滩村村长曹玉祥告诉记者,受今年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受阻,看着农产品一天天积压、变质,可把村民们愁坏了。了解到情况后,省侨联第一时间帮助村民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村民掌握技术,是产业扶贫的关键。受今年疫情影响,赤滩村产品销售难,如何帮助村民们破解难题,巩固脱贫成果,湖南省侨联一方面积极对接,帮助拓宽销路,保障村里的产业卖得出去,另一方面创新方式方法邀请专家学者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农民富不富,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湖南省侨联驻村工作队利用现有资源推动有劳动力的村民积极就业,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同时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2016年底,湖南省侨联与本籍在外创业人士签订协议,成立湖南省金紫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共链接636名贫困户,年均收入增加800元。

  同时,湖南省侨联结合当地实情,新建益丰园山庄养鸡场、赤滩州上的养鸭场、存栏100头的养牛场、150头的养羊场等养殖场,为7户贫困户带来15000元的年均收入;种植猕猴桃30亩,蔬菜示范基地100亩,枳壳300余亩,油茶170亩,解决贫困劳动人口200人,年增收1200元,等等。

  与此同时,在省侨联的指导和帮助下,赤滩村还充分利用48万光伏发电资金,入股安仁县光伏扶贫有限公司,每年可保底10%(约4.8万元/年)的收益;引进安仁县康利鹅业有限公司,承包制投入53万元,村集体每年保底5万元收益,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6万元。

  在侨界的无私帮扶下,如今,赤滩村群众发扬红军长征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昔日基础薄弱的村庄变成了初有产业的小康村。2018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63%,达到5900元。2017--2020年,全村贫困户与金紫仙镇关王中心医院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实现100%,并实现履约全覆盖。

  新的致富路正在缓缓铺开。在赤滩村村民服务中心内,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了房间,村民们正在接受民宿管理、网上销售方面的相关培训。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省侨联党组书记黄芳表示,全省侨界系统将同心同力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湖南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侨界新作为。

【责任编辑:史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