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两个山村的巨变“密码”村民富了环境美了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浙江安吉两个山村的巨变“密码”

  中新社浙江湖州4月21日电 题:浙江安吉两个山村的巨变“密码”

  作者 王庆凯 胡丰盛 李佳赟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有两个曾经被称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村子。前者叫余村,二十多年前就已致富;后者名鲁家村,直到数年前还是贫困村。但是,富裕的得来付出了生态环境的代价,穷困背后亦有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如今,两个村子各自蜕变后已“不相上下”,“密码”之一就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余村位于安吉县东南部。因为背靠安吉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炸山采矿曾成为余村村民的生存之道。依靠村里的3座矿山和一家水泥厂,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达到3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为远近闻名的“首富村”。虽然经济条件变好了,但常年大规模开山采矿,导致村庄四季灰尘漫天,道路坑洼不平。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余村人开始意识到,过去的发展方式非长久之计,更不能牺牲家乡的环境致富。余村关闭了矿山和水泥厂,并把工业企业集中纳入园区。虽然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但余村人也明白,这是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

  矿山关闭后,余村环境“改头换面”,并且引入林业公司,研究种植林下作物,重点培育三叶青、竹荪、铁皮石斛等,既达到了美观效果又产生了经济价值。余村转向发展旅游业,在村子开挖池塘,播种了近80亩荷花、向日葵等景观植物,村庄变成了花园。

  2016年,余村集体经济收入回升到380万元,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3.5万余元。如今,余村建成了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数字电影院,正向5A级景区花园村庄的目标努力。

  从余村向东北方向驱车38分钟山路,就到达了鲁家村。虽然两村仅相距27公里,但2011年时鲁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到1.8万元,负债却有150万元。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全县187个行政村卫生检查,鲁家村排名倒数第一。2013年,鲁家村还是贫困村,村民大都外出打工。

  但是,2017年底,这个低丘缓坡占九成的村庄,家庭人均年收入已逾3.5万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4亿元。

  “蜕变”始于村庄环境的“革命”。2011年,村委会给全村每25户家庭分发一个垃圾桶,聘任保洁员,安排妇女队长监督。垃圾处理、河道保洁等措施纷纷落地。

  开始时,部分村民一度不满,认为“怎么扔个垃圾还有人管”。但看到环境慢慢变好,村民逐渐想通了。2014年底的卫生评比,鲁家村一跃成为全县第一。

  美丽经济由此开启。鲁家村聘请专家团队为村子做了全面规划,探索在美丽乡村基础上开发经营项目,达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目的。鲁家村定下“发展家庭农场”的道路,并推出“公司+村+家庭农场”的创新模式,全力对外招商。

  目前,一个核心农场居于中心村,其余农场错落分布四周,中间以小火车串联的布局逐渐清晰,各农场以蔬菜、果园、药材、茶叶等产业为主,避免重复。鲁家村已建或在建农场目前有18家。通过项目带动和资源整合,实现了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农业旅游高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初步打造了4A级旅游景区的轮廊。

  2018年1月,鲁家村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之一。

  5年时间,两个村子都发生巨大变化,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水平已不相上下。余村从“卖石头”致富走向“卖风景”发展,鲁家村则从贫穷破败的小山村蜕变为“开门是花园、全村是景区”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完)

【责任编辑:周兆军】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