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停办年桔遇“寒” 佛山探索“线上卖花”拓销路

陈村是全国最大的年桔生产基地,年产值3亿元。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陈村是全国最大的年桔生产基地,年产值3亿元。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千年桔乡“上云”记

  花市停办年桔遇“寒”,佛山探索“线上卖花”拓销路

  种了30年年桔,林达流第一次这样手足无措:四亩地里,两米多高的年桔依然密密麻麻,打电话给熟悉的批发商,要么是电话接不通,要么是直接被拒绝:“别说优惠价给我,就是全送给我我都要亏本。”

  林达流是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的一名桔农,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年桔生产基地,7000亩桔田,年产值3亿元,约占全国近八成年桔产量。

  一直以来,象征大吉大利的年桔,是南方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宵花。但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花市陆续宣布停办,桔农一下子失去了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如今驱车在陈村镇内,所见桔田仍是金灿灿一片,蹲守的桔农脸上,写满了担忧。

  包括年桔在内的花卉种植是佛山农业的优势产业,2019年全市花卉种植销售额超过38亿元,年宵花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因此,花市停办,受到影响的不止是年桔,还有蝴蝶兰、桃花、百合等。线下渠道受限,转战线上云销售成了佛山年宵花的新途径。

  陈村也在积极推动年花“上云”,将往年的年桔文化周延长至整月,通过搭建线上云花市、举办融媒体大赛、开展桔文化研学游活动等,希望拓展陈村年桔“云”销售。

  消息一出,即受到桔农们的热切关注,但从未接触过电商的他们,第一次尝试大规模线上推广销售的政府,以及首次接触年桔运输的物流公司,如何推动万亩年桔“上云”?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王蓓蓓 李慧君

  焦点1

  同样是滞销为什么年桔特别难

  广明高速高架桥下,陈村镇石洲村内,文登路是通往桔田的一条要道,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这条路上很是安静,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往年这时候,桔场早已清空,大货车塞一路,很多临时工在这里等着,随时准备搬货。

  “陈村年桔”在2018年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每年都会吸引广西、海南、湖南等全国各地的花商走量批发。一辆辆的大卡车,装载着满满的年桔,开进省内外各地的迎春花市,也开向桔农的丰收季。

  “逛花街过大年”,作为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迎春花市是岭南地区年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陈村桔农们的一年希望:有了迎春花市,才有批发商们的大量买入。不夸张地说,迎春花市构成了陈村乃至佛山庞大年桔产业的重要来源。

  正因此,花市的停办,不仅仅是少了一条线下销售渠道,也让外地客商暂缓大量买入年桔,大批年桔滞留在田间。

  “一年下来,就盼着这个时候的收成,哪里想到……”桔田边上,站着的桔农们一看到有车前来,马上迎上去,发现不是前来买货的客人,讪讪地退到一边。桔农们介绍,在花市停办前,年桔还是颇受欢迎,批发商价格给的稍低点还要考虑,没想到待各地花市停办消息陆续传出,退订的电话也随之接踵而来。

  “如果今年卖不出去,基本这批就要等两年后才能长出,一些高大的朱砂桔,通常需要三四年来培育。”负责年桔工作的石洲村工作人员尹天(化名)说。

  种植年桔,陈村有千年的历史,但年桔的养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两年一个周期,过完春节就得马上嫁接、育苗、摘花、造型,样样细节都有讲究。

  花市停办对整个年宵花市场影响巨大。同样在顺德陈村,花卉小镇旺林园艺的花卉文化体验馆里,一盆组好的海棠年宵花,价格标为68元,比往年低了不少。“今年仓库积压了70%以上的花,二级批发商都还在观望。”佛山市旺林园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练继雄说。

  但相比起蝴蝶兰之类的年花,体积大的年桔销售似乎更难。“年桔的销售期就集中在每年过年前,花期不过短短二十多天到一个月,主供珠三角和广东省附近的地市,不像其他花卉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更长的花期。”尹天说。两年种植周期,仅一个月销售黄金期,使得桔农们在花市停办的消息下,没法沉得下心。

  而不同规格的年桔,也有不同的命运,六七寸的年桔,因为体积小适合在商品房中摆放,销路还是不错。但体积稍大,50厘米直径以上的年桔就受到考验,“企业来买都是两三盆,比不上花市批发的量,现在只想能卖一盆是一盆,能回收成本就不错了。”说到这,林达流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焦点2

  政府来出招直播间搭在桔田上

  年桔遇“寒”,着急的不止是桔农,还有政府。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防疫工作,尹天和同事们最关注的就是各地花市的消息,一看到哪里有临时花市通知,马上转发给桔农们。而安抚桔农们的心态、寻找可以合作的平台以及销售渠道更成为工作日常,“希望能帮一点是一点。”尹天说。

  顺德也在倡导年花云上销售,策划派发年桔消费券。而对于“年桔之乡”陈村,更倒逼着加快了年桔品牌升级的步伐。

  其实,早在去年,陈村就举行了首届年桔文化周,推出年桔文化展示馆;在美丽田园区域至仙涌村一带打造橙色骑行路线,让旅客在遍布年桔的道路上骑行,找寻年桔文化节的吉祥物,在艺术墙绘区域打卡,体验年桔丰收的盛况;并以仙涌年桔为主题推出文创快闪空间,推出了徽章、包包、抱枕等各款年桔特色文创手信及与在地桔农合作推出的新款年桔。

  如果说,去年陈村是通过一系列文旅活动、借助更多平台力量,推动年桔“走出去”。今年在花市停办的背景下,政府的助力已经从品牌打造进一步延伸并聚焦至产业振兴。

  除了将往年的年桔文化周延长至整月,在全镇的层面,陈村也开启了“云花市”“云销售”等一连串云上助农举措。

  其中1月16日—2月10日“云销售”期间,连片年桔形成的“金色田野”上,三大直播间将同时开放,《桔农心声》纪录片拍摄同步开展,陈村希望以此开启年桔“融媒+产业销售”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振兴乡村产业,为桔农、花农带来实惠。同时,陈村镇有关部门还将联合镇总商会、慈善会、总工会等发动年桔团购。

  但上述的形式都是提供平台和途径,“我们更希望能教会桔农们去接触‘互联网+’,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互联网平台,去应对像疫情之类的影响。”陈村镇党委委员谭娟说。

  为此,陈村正通过“融媒体大赛”“年桔创作大赛”等活动,增加全社会对“陈村年桔”的关注度、参与度。尤其是“融媒体大赛”,由顺德区委宣传部与陈村镇政府联合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一个媒体团队结对一个桔农,为桔农“一对一”精准服务,“希望能教会桔农更多的营销方式,授人以渔。”谭娟说。

  焦点3

  物流难破解标准化能否成“良方”

  “云销售”的消息,让焦虑的桔农们看到希望,但“云销售”怎么销?物流又该怎么运?都是亘在“上云”前的“拦路虎”。

  “你别看现在的桔子一盆盆那么好看,包装后上个车,有点磕磕碰碰就很容易烂,到时收货后说货不对板怎么办?”“年桔的尺寸都不一样,加上泥土和盆,运费又该怎么算?”在“触网”前,桔农们更多是担心。

  对于物流公司,年桔的运输也是一个大挑战。

  年桔大多没有包装,“一是搬运操作比较麻烦,二是成熟的年桔容易掉果,对于时效和人工操作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德邦快递顺德北滘营业区区域经理魏永年说,此前公司曾零零散散帮助桔农们运输过,但要进行大规模运输还得重新考量,至少物流车辆得先改装,“常规的车辆运输装载率太低,成本太高。”

  不过,再难也要踏出第一步。在政府的牵头下,陈村年桔协会正与德邦、京东等物流公司以及广州电商平台商量对策。“我们希望能将年桔进行标准化。”陈村年桔协会副会长梁钜东说,这也是刚成立不久的顺德年桔协会迎来的第一件大事。

  “社区团购平台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平台上线年桔和花卉,直接跟农户购买批货,再通过自己的平台销售出去,但以往物流企业与花农们直接产生对接的情况较少,年桔标准化正好能让二者联合起来。”梁钜东想到这一解决方式。

  以朱砂桔为例,年桔协会与花农们共同量好其尺寸区间,规定好其质量区间和价格标准,再将各类年桔的标准化销售清单列出,由年桔协会与各企业、平台、物流公司对接,不仅方便企业选购年桔,也畅通了物流运输环节,同时,还让桔农们有了较为集中的售货渠道。

  另一边,德邦快递正往来于花农与年桔协会之间,了解年桔、年宵花的规格型号、主打品种和包装方式。“受疫情影响,很多花农改变了运营模式。花市取消后,我们知道花农们会受到影响,所以跟政府、协会合力助农。”魏永年说。

  在备受关注的运费方面,“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规划最低成本的运输路线。”陈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即使充满未知,至少在疫情之下,“云销售”是一个突围尝试。“时代在快速变化,不可能总是靠单一的营销渠道,我们也希望这次能推动年桔销售的转型升级。”上述负责人说。

  只是对于已经上年纪的桔农们来说,今年仍将更大的希望寄于花市,“是否可以考虑减少摊位,或者每个村镇设一个临时花市点也好,我们一定会配合做好防疫措施。”

  -记者手记

  转得快才有好世界

  “转得快,好世界”,在花市停办年宵花遇“寒”背景下,这句顺德俚语用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上,再合适不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家一花”(家电、家具、花卉)成为顺德响当当的名片,但在“触网”上,花卉产业尤其是年桔产业的步伐不得不说过于谨慎。其实,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在报道陈村花市时,提出有网站可以进行鲜花线上销售。但体型较大的年桔,的确有“上云”的困难,一方面是物流难以突破,另一方面年桔的种植过程非常辛苦,因此桔农多为上年纪之人,对电商等新型平台接受速度慢。

  不过,就像一场疫情,倒逼了无数企业的转型升级,有危必有机,这次年桔遇“寒”,无疑也加快了年桔产业向现代产业接轨的步伐。除了依赖花市,如何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自我营销?除了传统种植,年桔是否还能衍生出相关的新产业?

  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看到,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一个“云上花市”,为桔农打开新视野,一场融媒体大赛,授桔农以“渔”;一次美丽田园的研学游,以乡村振兴带动产业振兴……

  因此,单纯的销售“上云”只是个开始,未来陈村年桔是更多“上云”的可能,值得期待。一句话,在变化的时代里,主动转比被动转好,转得快比转得慢好。

  -相关

  南海上千万株蝴蝶兰的线上突围

  “往年这个时候都已经销售了四五成了,但是今年基本还没有什么动静。”说到今年的年花销售,南海花博园常务副总经理赵海平显得颇为无奈。随着佛山、广州、深圳、珠海和港澳地区的花市陆续停办,往年堪称“香饽饽”的年花如今正面临着因为没有销售渠道而滞销的困境。

  “往年年花档口档主拿货都是几千上万株的,今年订单很少,现有的订单都是很少量,大家都有点拿不准不敢冒险。”粤盛兰业的负责人赵晓红说。南海花博园所在的里水镇是蝴蝶兰种植产业重镇,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全国每4株蝴蝶兰有1株产自里水,花卉培育的大、中、小苗以及开花株远销至越南、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其中,南海花卉博览园蝴蝶兰品种达100多种,种苗的产量为1200万株,成品花的产量超过700万株,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

  “目前园区聚集了100多家花卉企业,其中约八成都是种植蝴蝶兰。”赵海平说,蝴蝶兰日常也会有销售,包括国庆等节假日也是销售旺季,日常销售占到三分之一的量,但是春节仍然是一年当中销售量最大的一个节点。

  记者在南海花博园的兰花一条街看到,往年熙熙攘攘的马路上如今显得有点冷清。“今年基本不敢想着赚钱,能走多少走多少,能亏少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赵海平说,园区的花农平时主要是批发销售为主,随着各地的花市停办,线上销售几乎成为花农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目前政府也在帮助花农们进行社区销售等,这肯定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赵海平说,但是花卉销售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包装、物流等,一般商户的物流电商跟不上服务,比如有些花场虽然开通线上销售,但是一天销售一两百盆其实意义不大,就算真的销售量上来了,物流包装这些商户一样应付不过来。

  面对这一困境,目前赵海平准备跟大型电商平台,包括在天猫花卉销售排名第一的子乐湾合作。据悉,该平台去年线上的交易额达到1.5亿元,已经吸引了上百万的买花群体。赵海平说,目前南海花博园已经引入了子乐湾项目,园区也正在跟该平台进行合作洽谈,“他们整个产业链条非常成熟,比如说蝴蝶兰的打包,他们的工人训练有素,我们一般花农打包10盆花的时间,可能他们已经打包100盆了,整体的效率不一样。”

  在积极应对内销的同时,南海花博园准备跟顺丰国际合作,通过物流运送到东南亚等地。“目前政府也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看能否助力部分蝴蝶兰销售出去。”赵海平说。

【责任编辑:徐文欣】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