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营商环境调研 正迎头赶上还须背水一战

  潮州营商环境调研 正迎头赶上 还须背水一战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本月(1月)初,(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汕头潮州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

  随后召开的潮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潮州也提出要以更大魄力全面深化改革,要拿出决心和定力,以营商环境的大变革、大改善,带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于潮州而言,优化完善营商环境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那么,相关政府部门为此做了哪些努力?企业有何诉求?专家有何建议?其他城市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对此,南方日报记者走访政府部门、企业和专家,共同探寻潮州营商环境改革的破解之道。

  为提升城市建设,潮州近来引进了中建四局、华发集团等知名企业,双方将在新城建设、城市更新等方面开展合作。

  采写:黄敏璇 苏仕日 许钰敏 肖燕菁

  A 政府: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

  新年伊始,“三大集团”进驻潮州的喜讯传来,潮州市政府就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签约合作。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一批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地潮州,这背后是城市魅力的提升,更彰显营商环境的改变和优化。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潮州深谙其道。此前,潮州就出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从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市场综合监管等方面破除企业“痛点”“难点”。

  为系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20年,潮州还出台《潮州市复制推广借鉴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工作方案》,摸查营商环境建设“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工作方案落实,探索和积累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形成适用于潮州本市的营商环境解决方案。同时配合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解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围绕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政务服务“标准度、推进度、便利度、满意度”,2020年,潮州在推动全市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率”上均翻了一番,审批承诺时限压减92.18%。潮州致力推广应用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系统,实现“不见面”审批全覆盖,推行“限时容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提速近一半。在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潮州实行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电子证书”改革,真正实现企业“零跑腿”。2020年1月至11月,潮州全市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审批项目296个、企业投资备案项目250个、核准项目7个。

  今年,潮州还将全方位谋划推进2021年省市重点项目各项工作,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制度改革和完善,加快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策划生成平台,强化项目审批、管理和服务。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潮州也不断发力。

  2020年,潮州市印发《潮州市“大招商”工作机制》,提出要创新工作机制,汇聚“六大力量”,打通招商、整合、落地“三个环节”,强化市级高新区战略平台和县(区)级功能区配套平台,实施奖惩机制,以“大招商”促潮州“大发展”。其中,最大亮点即建立潮州市“大招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指挥、协调推进全市投资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与此同时,潮州市政府网“招商引资”平台网页得到建设优化,5G+4K云视讯视频会议室平台迅速搭建起来,创办《潮州招商投资信息简报》,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和工作对接,2020年潮州共开展招商考察洽谈活动20余场次。

  实施“大招商”机制之下,潮州发挥发展平台与特色园区的承载作用,精准招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国企到潮州投资发展。在2020年举办的潮州招商推介大会上,一批涉及智能卫浴、生物医药、能源工业、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临港工业等96个项目落户潮州,总投资620亿元。

  下一步,潮州还将继续健全项目接洽、推介、协调等工作“直线推进”的集约化、精准化服务体系,强化对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加强与海内外潮汕(潮州)商会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全力引导服务好各地商会乡贤回乡投资创业。

  B 企业:期待竞争环境更规范更公平 政府服务有所提升,政策宣传尚不到位

  谈及营商环境中的政府服务,不少受访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近年来潮州政府部门办事的效率更高、更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明显增强。

  张彬是韩山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去年2月,他和同学在潮州合伙创办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潮州注册企业手续非常便捷。“从提交企业注册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不到3天时间,蛮快的”。

  在某规上食品企业负责人李超看来,更值得欣喜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前是三天两头来检查是否存在问题,现在是常常上门来询问企业有哪些困难急需解决,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服务。”李超认为,近年来当地政府正不断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企业的重视程度提高,服务意识也明显增强。

  优质的政府服务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潮州出台了包括“做好疫情防控”“建立复工复产体制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3方面25条“硬核”措施,通过减税降费、发放专项扶持资金等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这对张彬所在的初创公司来说是“及时雨”。“优惠政策出台后,公司的税点降低了很多,社保费也减半,为我们减轻了很多经营压力。”张彬回忆道。

  另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刘元对此深有同感。“很多优惠政策出台后我们并没有及时获知,所以疫情发生之前我们很难感受到政策支持。”刘元建议,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优惠,同时,她希望潮州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能有更多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资金投入压力。

  李超也坦言,公司在人才引进方面“几乎没有体验到任何政策支持”,他认为相关指标过高是导致现有政策难以落地的原因之一。对此,他希望今后在人才的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有更加积极的政策出台,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并留在潮州。

  生产要素供给紧张,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去年8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徐现祥带领的研究团队到潮州调研营商环境。调研结果显示,当问及“阻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时,大多数潮州市场主体的回答是技术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人员不足。

  记者走访时,潮州一陶瓷企业负责人许雯透露,她曾跟随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企业招聘团队,到珠三角地区的高校进行校招,但招来的毕业生常常工作不久便离开,导致公司高端人才经常欠缺。

  “在工厂用工方面,从去年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后,公司也开始明显感觉到用工不足。很大原因是工价不符合工人要求,用工成本过高。”许雯补充说。

  除了劳动力供给不足,不少受访企业表示,用地紧张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一陶瓷企业负责人陈棉认为,主要是土地“难确权,面积小”。

  “目前潮州很多工厂用地属于村集体土地,没办法确权。就像我们公司几年前就交了几十万元办理‘三旧改造’手续,但至今并未拿到相关证明。村里土地资源少,工厂没法大规模用地,这也导致潮州企业总体偏小。”陈棉所在的企业占地只有不到20亩的面积,其规模在潮州已算中等偏上。

  此外,不少受访的中小企业还反映,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紧张之余,企业融资也困难重重。

  以陈棉所在的企业为例,由于该企业的土地没有确权,无法抵押贷款,陈棉只能靠信誉向银行贷款。“目前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投资了3000多万元,但银行贷款只有约500万元,其余都是东拼西凑得来,我甚至连家庭住房也抵押了。”陈棉认为,“如果土地能确权,厂房可抵押的话,数千万元的技改资金便可快速到位,技术改造也无需像现在这样花费将近2年时间,而是可以在2个月左右时间内快速完成。”

  “传统产业企业除了转型升级,别无出路。因为随着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不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企业就得死,但改造需要钱,钱从哪来呢?”陈棉如是自问。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与保障,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需要相关部门执法公平公正、监管合理到位。

  一些受访企业表示,目前潮州相关部门在税收、违法行为查处等方面还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加强,李超所在的规上食品企业产生的工业垃圾排放问题受到相关部门严格监督,企业在垃圾处理、达标排放等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他表示,“相关部门对大企业加强了监督,对小企业偷排乱放却没有严格监督,力度不均衡,不够公正。”他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才能为企业营造正常、公平的竞争环境。

  作为陶瓷企业负责人,陈棉还有另一担忧——不正当竞争,特别是电商野蛮生长正阻碍着潮州陶瓷企业的品牌化发展。

  潮州作为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为何找不到一个响亮的品牌?对此,陈棉解释说:“10年前潮州很多陶瓷企业都想着如何做品牌,现在大家则是想着如何做产品。”

  为何出现这种“倒退”的现象?陈棉分析道,这是因为电商发展起来后,很多网店生产假冒产品,不仅能通过贴牌卖高价,又能利用手中的订单优势力压实体工厂的价。而对于实体工厂来说,走自由品牌之路非常艰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久而久之工厂就只能迎合电商、客户的要求,做产品,而非树品牌。”

  此前,陈棉所在的陶瓷企业也尝试过走品牌化道路,但自有的或经销商的实体店相继倒闭。

  “如今潮州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变成了加工企业。因为在价格战面前,很多工厂的创新失去了意义,没有品牌没有议价权,所以只能作为加工企业,赚微薄的利润。”陈棉深感惋惜。

  他认为,未来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打压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网店、电商,让实体企业有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张彬、李超、刘元、陈棉、许雯均为化名)

  ■专家观点

  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迎旭:抓住“一硬三软一转变”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潮州营商环境建设应抓住“一硬三软一转变”的思路,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优质营商环境。

  “一硬”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潮州境内形成了“铁高公水”四位一体交通网络,从高铁、港口、高速、城市外环到市内环线,实现对外连接、内外闭环的立体交通网。当前潮州市凤泉湖高新区等四大发展平台和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提升空间,以减少项目建设要素制约。潮州市应继续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立体便捷交通条件,拉进潮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省内外经济中心城市的距离,城市内部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流”联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三软”指营商环境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潮州近年来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方面采取诸多举措得力,收效显著。从营商环境市场化来看,潮州可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试点改革,改革和审批服务便民化,探索“放权强区”下放市级权限,适度调整财政管理体制和分配比例,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区(县)工作积极性。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侨乡资源,优化华侨产业投资扶持政策,吸引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来潮创业。从营商环境法治化与国际化来看,建设良好法治环境,是吸引投资、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的软实力重要因素之一。办事凭关系、不公正、低效率等陋习,是区域外资本、技术、人才进入的重要障碍。潮州属外向型经济,因此营商环境与国际化接轨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在大项目引进、投资便利化方面要尽早尽快实现国际化。

  “一转变”体现在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改善营商环境,需要转变思想意识,摆脱地域文化非制度因素的约束,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摒弃落后观念,建设良好法治环境,清晰界定潮州城市发展定位、功能与作用,在“一硬三软一转变”等条件和观念的综合营商环境上做好谋划。

  ■他山之石 如何判断营商环境?

  1.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电力获取、财产登记、信贷获取、保护少数股东、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破产办理

  2.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3.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政府效率、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创新环境、公共服务、市场环境

  ■寰宇视野

  1. 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有完善法律体系

  自由贸易园区是新加坡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自由贸易港是其中开放度最高的类型。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由《自由贸易区法案》《新加坡海关法》和《新加坡进出口商品管理法》构成。其中,《自由贸易区法案》是新加坡自由贸易区设立、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法规。

  2. 香港:纳税便利度全球第一

  香港是国际上著名的低税地区之一,属于分类税制,以所得税为主,行为税和财产税等为辅。香港实行单一的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原则,即只对来源于香港或被推定来源于香港的所得征税;其他来源于香港以外任何地方的任何所得,无论纳税人是否为香港居民,汇到香港均不需要纳税。

  3. 中国:大力推进改革议程

  世界银行称,由于“大力推进改革议程”,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2019年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制度层面为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和支撑,强调国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城市案例

  1. 深圳:颁布《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地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改革环节上更多自主权。综合授权有别于此前改革试点通常实行的“一事一议、层层审批、逐项审核”的授权方式,是以清单式批量报批的方式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授权清单是批量授权的重要载体,是改革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体现。列入清单的事项实施备案管理,除明确要报批的事项,其他不再逐项报批。

  2. 梅州:对接湾区所向,深圳所需

  2020年7月,《梅州市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出台,梅州市对接市场主体的期待和需求,发挥人缘、地缘优势,深入实施人要进来、新产业要进来、龙头企业要进来、货要出去的“三进一出”工程。把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作为对接“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写入近两年的梅州市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3. 漳州: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改革

  漳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及实施意见等文件,实现企业开办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一窗受理”的同时,还将企业登记与印章刻制这两个原为串联办理的环节变为并联办理。实现企业办理设立登记的同时进行印章刻制,节省了企业等待印章刻制的时间,有效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2天内。全市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一套,推动漳州市企业开办进入“零成本”时代。

【责任编辑:史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