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人与海的约定

  “送王船”,人与海的约定

  □本报全媒体记者 于莉 通讯员 郑文典 许小燕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和马来西亚联合提名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经评审通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漳州市有芗城区进发宫、漳州开发区石坑社区保泉宫、台商投资区鸿渐村凤山宫等3个申遗点列入其中。

  “送王船”是中国东南沿海和马来西亚共同传承的一项祭祀巡游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承载着海外华人乡情,更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

  有祝福也有敬畏

  “送王船”是“环中国海洋文化圈”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海洋祭祀文化,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

  在闽南,“送王船”仪式大多每三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闽南地区的汉族(包括疍民,即“水上人家”)和畲族,以及马六甲州的华人、印裔马来人等,都是这一活动的实践者。在集中传承的厦门市、漳州市和马六甲市,“送王船”更是当地信众最盛大的活动之一。

  闽南“送王船”,民间传说起于明初洪武年间,迄今有600多年,被当地社区民众俗称“做好事”。“送王船”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爷,即为人民建功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他代表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关于王爷的传说尚无定论,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到清代雍正年间。届时,人们在海边、滩地迎请王爷至宫庙或祠堂,用供品祭祀王爷,然后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鬼魂),普度他们。送王时,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继续代天巡狩的使命,济黎民百姓,保四方平安。

  “‘送王船’的理念是对弱势群体的悲悯、关怀和善行,同时也使得心向大海的闽南人坚信自己即使在海上遇难,依然有人关心自己,生生不灭,鼓舞他们走向大海的勇气和信心。”漳州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学者陈彬表示,这种行善的理念、悲悯的情怀和搏击大海的精神寄托支撑了闽南“送王船”代代传承,也支撑了闽南人与海洋千年不辍持续发展的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在众多有着“送王船”传统的地区,漳州九龙江流域的进发宫独树一帜,该庙宇完全以船为主体,“送王船”整个流程完全在水上完成。据当地史料介绍,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上神庙”,这与当地疍民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高度契合。

  早年间,疍民在水上谋生,水上吃、水上住,逢节庆或大事便纷纷驾船到公庙周围。如今,疍民上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庙仍是精神寄托,它凝结着水上生活智慧和文化习俗。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文化印记,庙宇才能在快速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保存下来,“送王船”才得到一代代守护,得以活态传承。

  “进发宫是漳州仅存的疍民祭祀神民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玉皇大帝生日,‘请王’请来‘外海王爷公’,在进发宫‘住’半年,辅助庙里所供奉的神明,以保一方疍民平安。到了农历九月十三,就要举行‘送王’仪式。”进发宫理事会会长郑休山介绍。

  进发宫特色鲜明的“送王船”仪式以历史悠久、恪守传统的特征显得弥足珍贵,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进发宫的‘送王船’活动看成是民间的烧纸钱‘拜拜’,我认为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节点和交通枢纽。”陈彬说,在明清期间,九龙江两岸丰富的物产、农业技术、文化习俗进入月港,输送到我国台湾、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国。

  国际古迹遗址研究会会员、金门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林美吟说:“进发宫延续500多年的‘送王船’习俗活动使我十分惊讶和好奇,我到过各国考察古迹、遗址的保护,进发宫的‘送王船’习俗比它们历史更悠久。”

  如今,“送王船”早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民俗活动,而成为连结社区民众、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丰富不同社区间对话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被赋予更多时代意义和价值。

  “‘送王船’早已超越空间意义上的社区,成为一个移动而又稳固的精神社区。此次申遗成功,大大提升了‘送王船’的文化能见度,加深了在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营造了积极主动展示文化的氛围。”陈彬说,“更值得期待的是,申遗成功后,‘送王船’连结的社区范围会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与马来西亚社区更加多元、密切的交流,‘送王船’及其精神价值更为世界所认可。”

  文化合作的生动范本

  “王船”一般由能工巧匠精心制作数月,在经过祭祀后,就要进行巡境和焚烧化吉。外观奇特的“王船”并不只是个模型,它完全按照真实的中国四大古船中的福船建造。船上的建筑还原了中国古代的歇山式屋顶,此外船身还绘有代表吉祥如意、合境平安的彩绘图案。“王船”融合了造船、建筑、民间彩绘等多项闽南传统技艺。

  据漳州开发区石坑社区保泉宫理事长陈元才介绍,石坑社区的“王船”最早是用竹篾搭架后用白布粘糊制作的,之后改为用板皮、三合板拼制,2015年开始采用上等杉木建造,结实又大方、气派,船上的神像、人物都是用彩扎工艺制作,栩栩如生。每到举办“送王船”的年份,陈元才等社区老人从年初便要开始忙碌,筹备仪式事宜。“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石坑社区的‘送王船’,这是祖宗留下的宝贵财产,不能在我们手里没落了。”今年74岁的陈元才在2017年漳州开发区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后,便积极推动“送王船”项目申请区级非遗工作。大字不识几个的他,千方百计找来了解“送王船”习俗的人代笔,经他口述,一遍遍调整修改,最终提交申请报告。

  “送王船”主要仪式有请王、造船、出巡、烧王船四大部分。300多年来,石坑社区民众将王爷信仰和“送王船”习俗传承保护至今,它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作为闽南语圈沿海地区“王爷信仰”最具代表性的科仪习俗,每年除了厦漳泉地区,还有广东、台湾和马来西亚等信众前来共襄盛举,开展文化交流,增进感情联络。

  “‘送王船’在中国和马来西亚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实践根基,是两国共同的文化信仰,寄托着两国人民对海上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平安祈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送王船’不仅是中马两国重要的精神纽带,也是东南亚文化共享的载体。”林美吟说。

  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保存了马来西亚“送王船”的完整资料。近年来,勇全殿10余次赴中国交流,参加厦门、漳州等地的“送王船”。2017年至2018年,勇全殿先后与厦门市吕厝华藏庵和漳州旧桥进发宫签订友好宫庙协议,进一步增进了双方传承这一遗产项目的共识,并为当地民间人文交流和增强公众非遗保护意识搭建了平台。

【责任编辑:史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