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对口帮扶地区全“摘帽”

  南海担当:对口帮扶地区全“摘帽”

  授人以渔育产业,村美民富奔小康

  近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南海九江的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主任潘健章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是佛山全市3位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脱贫攻坚优秀代表之一。

  潘健章只是南海广大扶贫干部的一个缩影。早在2020年6月底,南海区对口帮扶的云浮市云城、云安、罗定三区(市)56条相对贫困村6193户贫困户超2万人已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而在南海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凉山州甘洛县、喜德县、越西县,同样在去年全部脱贫摘帽。

  在脱贫攻坚战中,南海实实在在的扶贫成绩,背后体现的是南海多年来在脱贫攻坚战场派精兵、投重金的南海担当和南海力量。

  产业兴旺

  培育特色产业为村庄“造血”

  对于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腰古村第一书记李松庆来说,最牵挂的事情之一就是腰古村霸王花和茶树菇产业基地运作情况。

  已经在腰古村脱贫攻坚“战场”奋战了近5年的李松庆,凭着退役军人特有的韧劲,认真分析当地的区位优势后,多次下村走访村民做思想工作,积极引入佛山企业,推动产业扶贫落地。

  通过定向招商,佛山市蔬田物语农业科技公司(下称“蔬田物语”)投资1000万元在腰古村长官坑自然村,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食用菌培植深加工厂和120亩剑花种植示范基地。

  蔬田物语吸纳扶贫资金180万元,每年为入股的贫困户人均分红3400—4100元,并提供25个就业岗位。同时,帮扶企业租赁腰古村村委的茶树菇培植厂房,为腰古村集体每年增收26万元,农户自种的剑花也能被帮扶企业收购,每亩每年约6000—8000元,真正形成“造血能力”。

  腰古村并非个例。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云浮56条相对贫困村在南海区帮扶下,落实产业项目546个,总投资4.23亿元,吸引超过90个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发展,带动贫困户劳动力就业908人。

  在凉山州越西县,凉山州越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种植的“5G苹果”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受到全国关注。

  该园区在南海对口帮扶下采用5G技术监控生产全流程,遍布果园每个角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定时收集气压、虫情、水肥等数据上传大数据中心,再通过远程操控滴灌、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提升苹果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凉山州越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建成,带动越西县苹果产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预计可以实现每年约4500万元的利润收入,贫困户作为园区受益人享有收益分配权。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去年,南海通过机关单位饭堂采购、开展“七进”活动、网购平台直播“带货”、发放消费扶贫奖补等方式提高扶贫产品销量,针对凉山州北三县完成消费扶贫金额7674万元。

  为完善消费扶贫链条,南海积极响应省、市消费扶贫“三专”投放要求,一个月内在全区投放了1000台扶贫专柜,在全省各县区遥遥领先。同时,南海通过制定完善反馈机制、严把农产品质量监控关,既使扶贫专柜得以快速落地投用,也使市民买得省心、食得安心。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南海对口帮扶工作已经取得了扎实成效,所有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接下来,要聚焦薄弱环节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补短板,注重产业巩固提升,突出抓好脱贫户稳定就业工作,多措并举开展消费帮扶,动员社会各界购买帮扶地区产品。

  民生改善

  组团式医疗填补医疗空白

  南海对口帮扶的喜德县曾是一个深度贫困的彝族山区县,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喜德县病患群众看病会选择往西昌跑。“老百姓缺乏信心,医院员工也不愿意在本院生小孩。” 喜德县人民医院院长吉洛哈古说。

  2017年起,南海区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对喜德县人民医院创新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经过帮扶,喜德县人民医院新增设置了急诊科、眼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等多个基础科(室)和重点科室,累计开展各类医疗新技术、新业务超过40项,填补了喜德县医疗多项空白。

  喜德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南海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孙辉介绍,这种整合多家医院组建“佛山医疗最强军团”组团式帮扶,使得患上疑难杂症、重病杂病的喜德县群众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南海区扶贫工作队在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的同时,也不忘链接社会资源推动对口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2019年,南海军转干部崔现忠来到罗定市附城街道新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除了利用帮扶资金外,还积极筹集价值100多万元的社会物资,为村委党群服务中心置办办公桌椅、电脑、空调,开展新民小学厕所改造、操场改造、置办教学物资、建起路灯等,新民村面貌随之焕然一新。

  新民小学校长李祖隆介绍,学校坑坑洼洼的旱厕改建后变得干净整洁,黄泥球场变硬底,不仅学校环境得到改善,师生们还收到了爱心企业捐赠的教学设备和校服,全校师生赞不绝口。

  此外,崔现忠利用扶贫资金和爱心企业捐资,让25个自然村的道路按照农村司机公路标准进行硬底化,完成道路硬底化超过18公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崔现忠是南海区开展“万企帮万村”成效的缩影。

  据统计,2020年,南海区大力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动员了167家企事业单位、商(协)会与56条结对帮扶村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书》,通过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医疗帮扶、教育帮扶、危房修缮改造资助、消费扶贫等形式,帮助难脱贫户和易返贫户顺利稳定脱贫,全年捐赠帮扶资金48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资助学生近300个。

  民生工程的落实,温暖了受帮扶地区群众的心。4年来,南海投入近1.2亿元为对口帮扶贫困村建设了一批道路、路灯、学校等公共设施,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324户,有力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

  每个月,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西圳村的党员代表都会举办党员首议制议事会,既主动学习上级政策文件,又对重大村务进行讨论表决。

  西圳村从2015年开始探索实施“党员首议制”,实行重要文件党员先学习、重要工作党员先讨论、重要决策党员先行动,通过“党员首议制”凝聚党员共识,提振群众信心,加快项目落地。

  西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光忠表示,推行“党员首议制”让重大村务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也使得党员先锋模范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村民对重大村务的参与积极性。

  现在,西圳村所有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4万元,党建广场、亲水平台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还建成了百亩发财树和牛大力示范种植基地,以及占地1.2公顷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位于偏僻深山中的云浮市罗定市船步镇山垌村,则曾因村“两委”班子有较长一段时间残缺不全,基层矛盾突出,村党组织软弱涣散。

  南海区派驻第一书记、转业军人徐春光来到山垌村后,一方面着手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另一方面,狠抓班子建设,配合船步镇物色和吸收年轻精干的当地青年进入山垌村委会,打造年轻有活力的“两委”班子。

  为排解村中矛盾纠纷,徐春光牵头成立山垌村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小组,借助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定期开展矛盾排查工作,村调委会每月对已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村民诉求合理且符合政策的,限期一次解决到位。

  通过把一个个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山垌村村民们逐渐形成有事先找村干部调解的习惯,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都解决在村里,干群关系更融洽了,山垌村党组织甩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党员积极性高了,村民对党组织信任度也改善了。”大学生村官、山垌村党建指导员何翠红说。

  南海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建引领有效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南海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强组织、做表率,引领所在村委干部队伍改变作风,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使党员干部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和基层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撰文:黄逸豪 孙景锋

【责任编辑:李明阳】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