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籍潮州民乐演奏家李炜:扎根传统 入古出新

(杜一方 摄)

  他是第一位凭借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获得格莱美大奖提名的中国人;第一位演奏并录制发行流行音乐古筝专辑的音乐家;是全世界出版古筝唱片最多的演奏家,改编创作了100多首筝独奏曲和1000多首流行音乐古筝曲……加籍潮人、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李炜,近日作为潮乐大师杨广泉唯一的古筝学生,从加拿大返回家乡参加纪念杨广泉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接受了《汕头日报》记者的专访。

  出生汕头启蒙于潮乐大师杨广泉

  李炜1961年出生于汕头市,曾在汕头商平路小学和第六中学文教班级读书,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之所以走上音乐之路是在父亲引导下。“上世纪70年代,古筝是很冷门的,但我父亲认为学一种冷门乐器更容易有出路。”李炜说,1973年,父亲把他送到乡亲杨广泉的门下学习古筝,“广泉老师是先教嘴唱谱,再教手弹奏,这种唱腔演奏法是一绝,使我到那都不走味。”1976年,他报考了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现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系附中古筝专业,并成为该专业全省唯一被录取者。

  直至1985年大学毕业,李炜接受了十年的古筝专业系统教育,师承陈安华教授,并受到饶宁新、肖韵阁、林毛根、赵玉斋、曹正、郭鹰等名师的客席教导。18岁时就创作了古筝独奏《草原的春天》,此曲之后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乐谱并灌录唱片。毕业后,李炜被分配到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今广东民族乐团),担任古筝首席,在13年的乐团生涯中,获得首届中央电视台全国民乐大奖赛优秀演奏和优秀作品双奖、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作品评选三等奖、全国广东音乐比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1992年创作了第一首现代潮州筝曲《戏梦》,获广东国际艺术节表演一等奖,乐谱由上海音乐出版并灌录唱片。他还配录了26部电影电视剧古筝独奏,创作了《崖山魂》和《敦煌》两部古筝协奏曲。

  点燃国内古筝普及的“第一把火”

  1987年,李炜大胆创新用古筝与电声乐器合作编创演奏流行音乐,成为古筝流行音乐与中国民乐“民族时尚”风格的开创者,掀起了古筝热潮。“可以说,是我点燃了国内古筝普及的第一把火。”李炜回忆道,80年代,全国民乐都处于低潮,而广东的流行音乐却风生水起,“传统音乐不被社会喜欢,我要让年青人甚至街边卖莱的人都知道古筝,所以我录制了第一盒流行古筝专辑《秋去秋来》,就是用古筝的特点手法来演奏流行歌曲,比如当时很流行的《哭砂》、《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等等。”这张专辑一炮而红,在四年间的全国各地音像订货会总销量近300万盒,与同年录制出版的《现代古筝名曲集》、《传统古筝名曲集》风靡全中国和东南亚,为早期古筝的普及繁荣作出了开启性的贡献。

  “其实,当时我也曾被古筝界一些老前辈‘骂’过,说‘怎么条件这么好一个人也去搞流行音乐了’,但我觉得这门优秀的古老乐器也能流行一把,与时俱进,不是更牛吗?杨广泉和陈安华、赵玉斋这三位我的恩师都有创新成就的,我承载他们这种精神。将民乐流行化、通俗化,对于在大众当中普及民乐是起到一定作用的。”李炜认为自己是一个扎根民乐传统的创新音乐家,“我赞成民乐的发展要多元化,但我也认为,无论怎么变革,仅就古筝而言,不能丢掉的传家宝就是左手的韵味,假如只是流于一种浮华的表演形式而失去了本民族自身的精神、风格、气韵,那就得不偿失了,概括起来说,就是要‘优化传统’,钢丝的出现改变了乐器传统声音的品味,人的耳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凭古筝专辑《赤壁怀古》获格莱美最佳器乐独奏提名

  1998年,李炜移居加拿大,在温哥华创作、演奏和传授古筝。“当时国内的环境是西乐如日中天,而民乐却不受重视,这让我对民乐的前途有些迷茫。”对于当时为何选择出国,李炜这样回答,“此外,当时古筝在发展中很多传统特点被淡化,我不愿被卷席进这样的潮流中,我需要在另一个国度或立足点判断我们的民乐,我的古筝左手韵味功底较好,也许有一天会被需要,就算我到国外去冷冻吧。”

  至今,李炜已出版了104张专辑,为全球古筝唱片数量和销量之冠。逾百张专辑中,李炜说自己最喜欢的是《赤壁怀古》。这张唱片共十首乐曲,都是纯古筝独奏,古筝的传统韵味手法可以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六年前,李炜正是凭这张原创古筝独奏专辑被选入第51届格莱美无伴奏最佳器乐独奏奖提名。虽然最终憾未获奖,但古筝作为地道的中国传统乐器第一次获得格莱美音乐奖青睐,已是中国民乐历史上突破性成就。至今获得此奖提名的华人只有他和钢琴家郎朗,而李炜也是第一位获得格莱美提名的汕头人。

  采访中,李炜还透露了近年他致力于“筝箜篌”文化的创立。箜篌(中国竖琴)为中国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辉煌代表之一,失传几百年,近几十年的复兴普及并未完全成功。李炜研究了它的存在问题并从乐器的制作和功能、演奏的方法和表现,到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育、艺术定位,做了全面的改良,发明了“双排弦手动独立变音转调”和“指甲演奏法”、“溜弹法”。他还是全国第一台29弦箜篌的设计者,提出“筝箜篌”的新概念。“这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民族时尚奇葩,也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典型,它将与当代古筝互补互映。”。他信心满满地说。(孙欣欣)

【编辑:李明阳】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