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福建惠安侨乡屿头村旅外乡贤兴学记

2005年07月18日 11:40

  惠安县洛阳镇屿头村是闽南著名侨乡之一,现有旅外乡亲1.5万多人,其中旅菲侨亲8000多人,旅居港澳侨亲4000多人。在他们事业有成之后,纷纷回乡捐建家乡的公益事业。屿头村旅居海外乡贤数十年来共创屿光学村屿光中学、小学、幼儿园就是其中感人一例。如今,该学村座座丰碑矗立洛阳江畔,成了闽南侨校“一枝花”。

  早在1921年,屿头村旅居菲律宾侨亲杨伯达、杨文产、杨金赐等十多人集资银圆12000元兴建校舍。1922年开学,定名“杏峰小学”,从此开创该村华侨办学先例。1930年,菲律宾屿头乡贤杨乌龙等先生发起组织了“菲律宾惠安屿头同乡会”,得到了众多乡贤拥护,杨乌龙先生出任首届同乡会主席,该会广为联络乡贤,兴办公益。在同乡会的积极倡导下,侨亲们陆续回乡捐建家乡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1947年.旅菲侨亲杨金灯独资捐建小学“玉爱堂”;1956年,在原惠安县侨联会主席贺福来先生等人发动下,旅菲乡侨杨子华先生等十多位热心人士创立“惠安华侨中学”。1978年菲律宾惠安屿头同乡会首次组织回乡访问团。在杨春和杨少青、曾汉源先生等人发动下,1980年,原惠安侨中的赤山头上新建了教学楼两幢,经过文革洗礼,赤山头上,又响起了朗朗书声。

  家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菲律宾屿头同乡会创始人之一的乌龙先生的后裔杨万年诸兄弟。继承父兄遗志,振兴家乡教育是他们家族的永恒话题。1991年,杨万年昆仲遵其家慈意愿在家乡设立“杨乌龙暨春地家族助学基金”,十多年来共发放助学金30多万元,让全村学龄儿童、贫困子女、单亲子女免费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1998年该家族以杨万年昆仲为首又捐资180多万元翻建小学礼堂综合楼,以其父兄的名字命名为“乌龙堂”、“春地楼”,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目前该家族正在继续捐资建设屿光中学运动场等项目。

  提起家乡的热心人,人们总是忘不了社会活动家曾汉源先生。在带头捐资兴学的同时,他更是常年奔波,多方不懈地联络。国立华侨大学,泉州一中的校舍,设备数千万元,都是他与旅菲侨胞庄善多博士等人共同发动捐赠。耗资近千万元的屿光中小学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科教楼,小至操场、围墙、排水沟,每一个建设项目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此外,菲律宾造纸业巨子杨子华先生及后裔杨鸿儒先生原木求本,饮水思源。许景芬、许荣金先生等人,参加学校教学楼、校园附属设施,医院、幼儿园等项目的捐资建设。

  纵观屿光学村发展,历经沧桑,倾注了海外乡贤一代又一代的心血,校园内留下了创业者一座座丰碑。目前,屿光小学已跻身福建省首批“百所农村示范校”、“省文明学校”行列。屿光中学荣获市“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农村初中达标校”等一系列光荣称号。这一融幼儿园、小学、中学为一体的学村正以其日益提高的办学效益在振兴家乡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来源/福建新闻网)




·加拿大拟大增移民配额 全国人口目标4000万
·海外华人长三角打造国内最大电视购物平台
·海外华商百余人与杭州企业交流洽谈
·两名中国专家在刚果(布)遭枪击 一死一伤
·北京奥运招募10万义工 10%将来自海外
·广州市侨联赴澳大利亚举办少儿中文读物展
·中国学生控遭歧视 日导师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
·华商将成为世界经济潮流中一支劲旅
·波哥大国际电影节中国影展上映12部中国片
·纽约华裔外卖郎脑死亡 女儿办签证被拒
·Google改台湾地图标识引争议 或误导海外华裔
·台湾农民大陆创业热度悄然升温
·麦肯锡:跨国公司在华遭遇人才短缺
·别把祭孔活动变成“国祭”
·在新加坡,中文像个秘密
·豫商新生代群体跨出创业第一步
·洛杉矶华埠今与昔
·李敖,商业化归来
·韩国唐人街破土动工展现海外华人力量
·中华民族愿望、信心与能力的逍遥游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