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汴绣从开封古代一条街中走出来

2005年10月20日 15:22




汴绣《八仙图》

  说开封不可不说汴绣,来古城不可不赏汴绣。

  汴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立足于中国刺绣之林,成为中国刺绣艺苑中一支夺目的奇葩!

  “开封古代一条街”,就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著名画师张择端的传奇之作。画幅长5.25米,宽0.255米,它照相般真实记录了当时宋都开封的民俗风貌、繁华景象,成为中国古画的代表作之一。

  今日开封,人们对这幅画太熟悉了,很多人还能道出其中的子丑寅卯。看到这幅画,乡亲们会直观、通俗地称之为——“开封古代一条街”!

  开封汴绣与《清明上河图》结缘许是历史的选择。我们追寻的是汴绣踏在“开封古代一条街”上艰辛且坚定的脚印……

  东京梦华·岁月有痕

  说起汴绣,则要追溯到千年前的一个辉煌王朝——宋朝。遥想当年作为北宋国都的开封,眼前不禁浮现出历史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的繁华——阳光普照,清风拂面,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市井、桥畔、街巷、阡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北宋,刺绣业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

  崇宁四年(1105年),开封城中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大学”——文绣院诞生了。可有鞭炮齐鸣,披红挂彩,大盘鼓惊天动地,可有各级官员隆重剪彩……就是没有这些,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刺绣史上也是功不可没的!当年,各路选聘的善绣工匠入文绣院授艺,300名绣女云集京师,龙飞凤舞,绣作恢宏,是何等的壮观。

  宋时开封,刺绣之花可以说开遍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杰地灵的古都又涌现出民间刺绣人才——“百姓绣户”。

  《东京梦华录》中载: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可谓一个专业刺绣区。想必这条绣巷不会很宽、很长,且是青青石板铺就道路。在满街的黑槐树枝叶茂盛、开花结果之时,源源不断的精美绣品从这里走出。烁烁生辉的绣作把东京城装扮得如此美丽,红红火火的虎头帽、虎头鞋、兜肚、帐沿、绣枕、花巾……城内迎风招展的72家大酒楼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额、望子也都是绣制的。“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旗相招,掩翳天日”,“深街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竟夸华丽”。

  宋代刺绣遗留下来的绣品已是凤毛麟角。但它功被天下的业绩为后人感叹,绣巷皆师姑的情景令人怀念和向往。刺绣,这独具民族传统艺术的奇葩总是随着岁月之河起伏跌宕,兴盛衰败。宋绣也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而跌入了最低谷。但深深根植中原,特别是开封这块土地上的刺绣技艺,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开封作为古都,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刺绣在这里复苏和崛起当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记下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1955年正是萌芽、开花的季节,古城第一个织绣组织“开封市机绣合作互助组”诞生了。这个在当时无数合作互助组中不算起眼的小组却是今日开封汴绣的起步。历史也会记下小组成员的名字,他们是:张福有、李秀芝、董静明、何秀花、尚淑琴、李凤娥、李风云。他们被称之为“七人小组”。现在的老汴绣人一提起当年的“七人小组”,总是带着自豪和敬佩之情。

  1956年,“机绣合作互助组”发展成为“开封市机绣生产合作社”。1958年,开封的机绣业已初具规模,开封织绣,应该有自己的正式名字了。就在双龙巷机绣生产合作社,召开了一个定名会议。据当年参加会议的老汴绣人回忆,参加会议的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如为自己新生的孩子取名那样,提出了很多方案。当时有一位时常关心开封织绣业成长的干部说了一句话:“苏州有‘苏绣’,湖南有‘湘绣’,咱们开封就叫‘汴绣’吧!”这个提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掌声。开封织绣从此“建筑”在北京的“开封古代一条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汴绣人在想:能不能把《清明上河图》搬上锦缎,刺成绣品?能不能将汴绣《清明上河图》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当汴绣人真的接到了代表河南省完成汴绣《清明上河图》、晋京献给10周年大庆的任务后,全体汴绣人真高兴啊!

  此时是1959年5月,说句套话叫:时间紧,任务重。很快,由画家、设计人员及绣工组成的小组奔赴北京,到故宫参观学习。在故宫博物院展览厅,隔着厚厚的玻璃,真切与“开封古代一条街”的真迹对视,流动的汴河,鳞次栉比的建筑,摩肩接踵的人流,争向人们展示风采,争向今朝述说故事……作为开封人,一定有既遥远又亲近的激动!

  仅绣过儿童兜兜的手怎样链接《清明上河图》的宏大场面?简单的针法,怎样应对大自然的丰富多姿?设计人员与绣工们研究了北宋传统的“平针”绣。认识到:要绣好“开封古代一条街”,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和创造新的针法。

  绣作的日子贯穿整个夏季,心热与天热碰撞,刺绣的日日夜夜真是在汗水中浸泡着过的。当年的绣女,而今已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她们只要追忆起那难忘的日子,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刺绣的场面还像是昨天。

  纤细的绣花针,飞舞彩线上下,画面上一座座崇楼高阁,一条条街道水路,一辆辆平车,一头头牛马及三百六十行人物,被表现得神龙活现。4个月后,就在金秋收获的季节,一幅精美的汴绣《清明上河图》诞生在它的故乡开封大地上。

  1959年9月29日,作品被送往北京。第一幅汴绣《清明上河图》布置在中国最高殿堂——人民大会堂的河南厅。繁华的“开封古代一条街”,融入了北京的车水马龙之中,也成为当年轰动首都、轰动刺绣界的一大亮点。汴绣一举扬名!

  第一幅汴绣《清明上河图》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从此,汴绣迈过了小制作的门槛,跨进宽大的艺术大厅。汴绣与《清明上河图》相遇,是缘分啊!以此,奠定了汴绣以绣中国名古画为主著称于世的基础。

  汴绣《清明上河图》晋京成为开封的骄傲。作为刺绣《清明上河图》的绣工代表王素花出席了首都国庆10周年庆典,她幸福地站了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激动不已的王素花可知道,这是开封人站在了天安门观礼台上,也是开封汴绣站在了天安门观礼台上。汴绣从此真正起步了,起点是那么高!

  汴绣的未来不是梦

  刺绣,讲究一个针法。如同剑师的剑法,琴师的指法,充满神秘、神奇和神力。在古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汴绣展品大厅,我幸运地接过一个沉甸甸的红黑色木匣,匣面上,河南大学已故教授于安澜老先生的题字“汴绣(宋绣)针法汇编”十分醒目。庄重地打开木匣,从大红金丝绒底中捧出一个经过精心装裱的大册子。

  《汴绣(宋绣)针法汇编》的前言中写到:“汴绣的针法是在运用宋绣针法的过程中逐步创新、引进而发展起来的。宋绣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在实用品和欣赏品上都有辉煌的成就。上承古代刺绣的优良传统,下开明清刺绣高度发展的先河,作为北宋都城开封的刺绣,以其地位的优越和人才的集中,无疑是宋绣的冠冕。由于历史的原因,几百年来开封的宋绣湮没无闻,但人民喜爱它,宋绣的一些传统仍代代相传,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以汴绣的名称恢复和发展了它,并逐渐为中外所重视。”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人们都在忙着把事情做得更好,忙着做好的还有美好的梦。

  汴绣人此时也在想:用什么向新世纪献上一份厚礼?当然,汴绣人能够做得最好的是汴绣,汴绣中做得最好的当数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了。汴绣人,你能否把《清明上河图》再绣制得更大、更精美?

  20世纪的最后一个火热的夏季,河南省人民政府下达了一项任务: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将重新扩建,需要代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来重新布置河南厅,并点将要汴绣厂的绣品《清明上河图》和《天香富贵》牡丹图。

  这是新世纪百年的相约吗?这是《清明上河图》千年的相约吗?

  大型屏风汴绣《清明上河图》局部分别为虹桥、城楼两部分。要求是6幅合并成为两幅各为高2.4米(绣卷自身高1.6米)、长6.6米的通景屏。这可是汴绣史上最大幅的《清明上河图》啊!

  鸿篇巨制令绣者激动、观者惊叹。鲜活的场面,巨大的绣幅令人身临其境,耳目一新又畅快淋漓。

  北宋东京的虹桥和城楼活现在我们眼前。太像了!如果用指头去敲一下城楼上的排瓦,它们会当当作响吗?再去拂动飘荡的柳条,会感到绿的气息吗?能掬起汴河水,来体味那分清凉吗?啊,千年古都的底蕴已把我们的心撞击得咚咚似鼓啊……以针作画,以线作色,这就是汴绣中应物象形的独有魅力!

  汴绣的未来不是梦。20世纪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汴绣《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城楼》和《天香富贵》带着一个新世纪的约定,再次走进了首都北京。汴绣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于1959年完成第一幅,时至今日又完成多幅精品,它们数次荣登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博物院。另外,吉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院、福建省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院都收藏和悬挂着汴绣《清明上河图》。日本、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开封古代一条街”在世界各地闪着光芒而魅力无穷!

  中国汴绣何尝不是一种境界

  夜深人静,燃起一支烟,坐在书案前望着一杯热茶出神。袅袅青烟,馥郁的茶香,伴着思绪流淌……豁然开朗。汴绣,可是一道茶?顺着思路走下去,感到一种品茗交心滋润的甘甜。

  对于汴绣的精美,人们早已陶醉其间。在细细品味、咀嚼汴绣时,我一直在悟:中国汴绣,何尝不是一种境界……

  《清明上河图》这幅宋代历史风俗长卷绣品成为开封汴绣的代表作当之无愧!许是祖辈在冥冥之中的召唤和传授,描绘古代开封而成为中国古代风俗画杰出代表作的《清明上河图》,而今再次把开封汴绣推上了艺术最高殿堂,推上了世界艺术大舞台。

  多少次我扪心自问:汴绣,你是谁?汴绣继承的是宋绣。宋代刺绣,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称“画绣”。宋时的《清明上河图》千载悠悠,汴水长长,在今日汴绣作品上大放异彩。这是历史割不断的血脉所致,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与之结下解不开的情结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封这块粗犷的热土竟产生如此秀美、精致的绣品,耐人寻味。开封人的性格又赋予刺绣多了一些恢宏、豪迈的气质。汴绣的成名是沿着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汴绣中静听历史文化的回声,是否感到一种人文历史、自然时空交融的魅力呢?与汴绣对话,可闻相国霜钟声声,可观州桥明月朗朗,可望隋堤烟柳蒙蒙,可随梁园雪霁茫茫……

  汴绣的魅力在于手工制作。反过来,手工艺品的漫长周期和艰辛历程又制约了刺绣的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出汴绣新形象、新工艺、新内涵,以适应现代人的需要,现代审美的需要。现在已是知识信息时代,中国汴绣如何迈出新的步伐,我们用心在关注,家乡用情在关注,文化用目光在关注,历史用希望在关注……(来源:汴梁晚报/曹增军)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