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土疙瘩”年货俏起来 上海人过年变“土气”了

2006年02月01日 12:32

    素来以“海派”“洋气”而著称的上海人,今年春节又兴起了“土味儿”。从备办年货、吃年夜饭,到新春采购、商家营销,带着几分“土气”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重受青睐。

    “土疙瘩”年货俏起来

    大米、糯米、传统糕点……这些并不起眼的“土疙瘩”,今年成了上海颇为俏销的年货、年礼。

    春节里,47岁的张锡媛女士特地到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一口气买了5盒“健康新厨房”礼盒。礼盒中包括有机珍珠大米、有机糯米、高汤等健康食品。她说:“送这样的年货给长辈,既实用又实惠。”

    第一食品商店市场部的汪聪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来购买“土疙瘩”年货的顾客比往年明显增加。除了“健康新厨房”外,由各种调味品组成的“五味俱全”、由各式传统糕点小吃组成的“传统美食”等年货礼盒都十分受欢迎。

    消费者陈先生表示:“选年货、送年礼,重要的在于心思和心意。前几年曾流行送高档保健品、滋补品,甚至直接送‘红包’,相比之下,传统年货虽然有点‘土’,但让人感觉更加亲切、更有温情。”

    年夜饭出现“回流”

    到宾馆饭店吃年夜饭,一度成为新春时尚;而今年,包括上海在内的不少城市,“回家吃年夜饭”再度升温。

    上海一家市场策划咨询公司不久前对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1000多个家庭的调查显示,有26.3%的受访者选择在父母家吃年夜饭,有18.5%和15.4%的受访者分别选择在自己家或亲友家吃年夜饭。照此计算,选择“在家里吃年夜饭”的受访者合计达到60.2%。

    不少上海市民表示,年夜饭是团圆的象征,在家里吃年夜饭,更能显出家庭的团结、和睦与温暖。而以往年夜饭预订难、除夕夜出行难等问题,也是让许多家庭放弃在外吃年夜饭的原因。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的孙先生告诉记者:“在外面吃年夜饭也挺辛苦的,而且饭店生意太忙,菜品质量、服务质量容易出问题!”

    不少家庭选择订购年夜饭“半成品礼盒”。今年春节前夕,上海国际饭店西饼屋的年夜饭“半成品礼盒”的日均发货量达到数百箱。

    洋超市促销用“土办法”

    春节期间,上海的许多洋超市纷纷在店堂内挂起灯笼、爆竹,贴上“福”字,员工们则穿上象征喜庆的红色传统服装,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年的氛围。

    麦德龙推出了以“四川花生”为主打产品的年货,既能满足本地顾客的购买需求,又能讨个好口彩;沃尔玛在卖场的醒目位置张贴了许多“瑞雪迎春”等传统图饰;乐购超市则把背景音乐设置为富有传统色彩的“恭喜发财歌”,“洋超市”也显出强烈的本土文化气息。

    在乐购超市购物的余女士对记者说:“春节购物必不可少,大卖场的购物环境比较舒适,再加上很中国化的音乐与装饰,就更有‘年味’了。”

    (来源:新华网/孙冕 俞丽虹)



编辑:满秀芳】


进入相关专题: 全球华人过大年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