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济南消息:中国大陆长江以北重点侨乡省份的山东,把依法行政和依法护侨网络体系的建设作为侨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全省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关注的“大侨务”工作格局,受到正在此间开展侨法执法调研的中国国务院侨办执法检查组的关注。
据中新山东网报道,3月1日上午,山东省侨办副主任史进在与刚刚抵鲁的国侨办国内司副司长赵昆、政研司助理巡视员姚秀芝一行三人组成的侨法执法检查工作组座谈时表示,近些年来,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山东省侨办与省人大民侨外委、省政协台港澳侨委、省致公党、省侨联等涉侨部门联合建立了“五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侨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涉及依法护侨难点问题,联合向省政府提出建议,并协调执法部门关注解决,收效不小。
史进称,类似制度已经在该省各市也都相应建立,直至落实到最基层的居委会,一些城市的市区已基本实现为侨服务社区化,初步形成省、市、县(市、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三级为侨服务网络。由于各级政府重视,“五侨” 紧密配合、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同时发动全社会的关心,山东“大侨务”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座谈会后,国侨办执法检查组一行赴济南市现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山东省会济南市侨办自1998年起就与当地工商、劳动、房管、公安等涉侨工作任务较多的13个部门建立了“济南市侨法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根据《侨法》的具体法规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对依法护侨中侵权案件和难点问题实行联合执法,收到积极成效。
济南市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社区为侨,侨为社区”互动服务活动,他们对归侨侨眷“节日必访、生病必访、亲属回乡探亲必访、遇到困难必访”的沟通方式给检查组留下深刻印象。
据了解,山东籍海外华侨华人、旅居港澳同胞约100多万人,该省归侨侨眷(包括眷属)也达100多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山东投资兴办企业数、合同投资额都占该省三资企业总数和外商投资总额的五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