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不做“愤青”做“奋青” 中日“死结”青年来解
——日本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会长杨克俭眼中的中日关系

2006年03月07日 22:54




  华声报记者  王凯

    从否认南京大屠杀到参拜靖国神社,从钓鱼岛归属到联合国入常,中日关系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在日华人的一员,列席本次政协会议的日本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会长杨克俭把两国友好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中日之间应搁置争议,谋求共同发展,那些‘死结’需要年轻人来解开。”

  寄语青年:不要做“愤青”,要做“奋青”

  “我认为中日关系间最令人担忧的是民间的情绪,而民间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两国都存在的‘愤青’问题。”中日关系的未来系于年轻一代身上。“我希望两国的年轻人都不要做极端情绪化的‘愤青’,而要做充满理性的‘奋青’,各自为民族的崛起而奋斗,携手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而奋斗。”

  杨先生认为,国人应该具有大国国民的风范,切不可丢掉古人“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优良传统。国人也应该意识到一点,在日本国内,是有不同的声音存在的,有右翼分子,也有亲华派,那种“凡是跟日本沾边我都反对”、“凡是不坚决反日的都是汉奸”的“愤青”逻辑是要不得的。

  寄语媒体:正确引导情绪,不可火上浇油

  杨先生强调,传统媒体也好,网络也罢,应该起到正常引导国民情绪的作用。“有的人在网上把在日行凶杀人的罪犯称为‘民族英雄’,这是很可笑也很可悲的一种心态,无论如何,中国是一个法制社会,国民不应该有用违法手段表达民族情绪的念头。” 谈到这类现象,杨先生表情沉重。“日本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不尊重事实炒作在日华人的犯罪问题,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我们的媒体和网络不应该这样,不能做火上浇油的事。”

  “无论是日本媒体还是中国媒体,当面对国民的不正常甚至极端的民族情绪时,应该做得是用事实说话,指出错误,而不是去迎合和炒作。”

  寄语国人:正视日本,师其长技

  杨先生认为,与日本对中国的透彻研究和不断学习相比,国人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许多中国人并不了解日本,总觉得对方是个‘小邻居’,不屑、嫉妒、仇恨、警惕……多种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杨先生指出,中国应该认真研究日本,这样在对日政策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杨先生认为,日本和中国之间有许多相似点,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一些经验和长处更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比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日本从劳动密集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的过程中的经验,又比如日本教育立国、平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师夷长技以自强,这句话今天仍旧适用。”

  当记者问杨先生今天说了这么多日本的“好话”,怕不怕被“愤青”扣上“汉奸”的帽子时,杨先生笑了:“我相信中国的年轻人中,“愤青”只是少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也会变成“奋青”。每年都有许多两国学生到对方的学校中求学,我相信他们将会成为推动两国友好的使者,中日关系的未来取决于他们。”(完)



编辑:满秀芳】


进入相关专题: 全国人大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