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是什么绊住了中国动漫的“腿”

2006年03月13日 17:16




  华声报上海消息:令中国多少儿童宁可不端饭碗也不愿离开电视机的动漫《花木兰》,源自中国文学,但出品于好莱坞;风靡日本的《七龙珠》也取材于中国的民间故事,但动漫作品却成了别人的“原创”。究竟是什么绊住了中国动漫的“腿”,总为别人作嫁衣裳?

  据新华社报道,在日前结束的“长三角城市公共艺术暨动漫产业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为中国新兴的动漫产业作出如下诊断:中国动漫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粗细不匀,上下衔接不畅,原创作品缺乏,动漫产品附加值低;这导致本土动漫企业成本回收周期长,转而引进外国作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陆地教授指出,在中国的动漫产业链接构中,制作加工环节强,创意策划与产品营销环节弱,这种橄榄型的产业链接构亟需优化。

  据悉,目前中国的电视市场每年动画片的播出需求量在28万分钟左右,本土原创的动漫作品只有4万多分钟,市场缺口相当大。但同时,中国的制作加工能力相对较强,每年制作加工的外国动漫产品总时长是本土原创作品的3到5倍。这种局面对中国动漫相当不利。

  专家们认为,导致中国动漫产业链接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与回报率低、市场的不规范以及观众对动漫作品的超前消费有密切关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郭虹说,现在国产动画片要拍出质量不错的作品每分钟成本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电视播出机构一般开出的播出费在700元/分钟上下。日本的动漫企业也存在同样问题。

  出席论坛的日本动画协会专务理事兼事务局长山口康男说,来自于电视台的播出费只能填补日本动漫企业研发成本的很少一部分,收入的主要途径来自于将电视动漫作品改编成动画电影或者是转制成DVD音像品、生产以动漫角色为原型的玩具等。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接触外国的优秀动漫作品,中国受众对动漫作品已经从“量”的要求转向为对“质”的要求,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动漫产业而言,受众的消费需求具有超前性。郭虹说,本土动漫企业生产的作品无法满足受众的欣赏品位,自然对广告商也就没有吸引力,本土动漫企业成本的回收周期变长,从而缩减对原创的支持力度。

  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动漫产业,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动漫企业、市场与政府的合力,突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



编辑:候冬华】


相关报道
   · 演绎浪漫时代 第二届广东动漫艺术节将于8月举行
   · 全国首个动漫研发平台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落户
   · 杭州开发区动漫产业“洼地效应”日益显现
   · 北京儿艺动漫课本剧工程启动
   · 首届法国动漫展在京举办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