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海归潮:从“你出国了吗?”到“你回国了吗?”

2006年03月17日 09:30

  华声报消息:10年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碰面时都喜欢问“你也出国了吗?”10年后的今天,旅居国外的老朋友却流行互问“你回国了吗?”数据显示,越来越多“海归”派都返国发展。

  据香港《文汇报》综合报道,“海归”是最近几年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新词汇,用来称呼海外归来的学子。“海归”其实取音于“海龟”,这种动物生在海边,长在海中,最终却仍要返回海边,以此寓意留学人士最终将“回流”为国效力。

  出国为前途 回国亦是

  据官方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年均输出两万多名留学生,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人口输出国,同时归国人数长期低迷,造成大量人才滞留国外。但最近几年,中国开始经历“海归”潮,从2003年开始,每年回国人数均超过两万人。该数字正以每年13%以上的速度递增,部分地区更高达28%。

  一项于2004年底发表的调查结果亦表明,海外留学生中近9成有回国发展的意愿,其中约35%的人表示毕业即会回国,另外53%表示会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些经验再回国。

  不少“海归”派表示,中国现今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最好的机遇。当初出国是为了前途,现在回国亦是出于相同的理由。而中国亦推出优惠政策,不少大城市更修建“留学人员创业园”,以求吸引更多人才回国。据悉,目前中国共建立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10多家,其中24家已列入国家级。

  截至2002年,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在短短3年间吸引3500名“海归”派,是过去10年的3.5倍;深圳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2000平方米激增至30000平方米。到2004年,有5万名“海归”派在上海工作,其中2600人创办企业,他们中9成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30%以上具有海外企业中层以上管理经验。

  专家们称,“海归”潮是中国发展的最好象征,正是中国国力增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引发了这个潮流。



编辑:唐伟杰】


进入相关专题: 留学生:回国还是不回,是个问题!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