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天津茶馆:驻足传统与现代之间

2006年03月24日 10:40




“曲艺之乡”天津茶馆卧虎藏龙

  中新社天津3月24日电 作者 田齐 谢慧思

  冬去春来,比春天到来的脚步更快、更叫人猝不及防的是兼顾品茗休闲、听曲赏戏的天津传统茶馆的迅速走红。茶馆火了,相声火了,评书、坠子、大鼓等的日子都好过了。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位于天津估衣街的谦祥益文苑茶艺楼。这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旧式茶馆的特征:高耸的青灰门楼、大红色门窗、门帘,门内摆着两块100多年前比利时的大镜子,加上讲究的书画、楹联和茶室、茶具,楼上、楼下二三百个座位,座无虚席。台上演员说、噱、弹、唱精益求精;台下观众时而敛声屏气,时而击节叫好,如醉如痴。

  一位曲迷说:“两年前我就开始在这里听曲,每周至少来一次。这里节目内容丰富,5至10元的票价,完全能够承受。我自幼喜欢曲艺,在这能找到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76岁的冯老先生和老伴儿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从河南赶到天津,就为听这“原汁原味”的鼓曲。“乡音未改”的冯老二十几岁离开天津,却一直没能戒掉听曲儿的“毛病”。他说,感觉“像在吃肉,很过瘾”。

  在天津土生土长的王斌操着标准的普通话:“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好多年轻人像我一样,经常来这里看演出,特别是相声表演,观众中有80%是青年人。”

  一位经常参加演出的老艺人介绍,来茶馆表演的演员通常有3类:专业演员、票友和业余戏曲爱好者。在这里演出不单是为了赚钱,还有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意思。

  史料记载,天津地区的“茶园文化”始于清中叶。九河下梢的地理位置和五方杂处的人文环境,成就了天津人特有的市民文化。商贾云集、民丰物富的发达经济为满足市民文娱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天津茶馆素以喝茶为主,听戏为辅。观众入园只收茶资,不收看戏钱。因为最能反映市民文化特征的是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韵大鼓等曲艺形式,所以大小茶馆都以曲艺演出为经营特色。戏好、角好、水好、茶叶好,天津茶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骆玉笙、马三立、王毓宝、花五宝等众多曲艺名家,也提升了天津票友、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小剧场曲艺蛟龙抬头,到茶馆听曲儿逐渐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大爷大妈夹着垫子老早就来“抢座儿”,公司白领提前几天电话订票不甘示弱,“有朋自远方来”的大车小车托着长长的期待,不接连看上几场决不打道回府。北京某旅行社还推出了包括“到茶馆听曲艺”在内的“天津1日游”项目。古风浩荡的天津传统茶馆成了体现天津文化特征的旅游地。

  茶楼经理郭时阳说:“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那些想要了解民族文化的人有个说话、聊天的地方。”郭时阳说,这个茶楼惨淡经营了两年半才盼来了这个春天,他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曲艺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市民意识,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关心和评价。因此,曲艺回归小剧场,是形式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的回归。

  一盏香茗,一曲“梅花”,是悠悠茶香的浸润,是“清风”、“燕归”的秀雅,把观众带进了清澈、平和、丰实的人生境界。坐在天津传统茶馆,品的是红尘岁月,唱的是百味人生。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