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南京消息:4月18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对南京市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率领的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关于依法维护归侨侨眷权益工作的汇报,并与市涉侨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归侨侨眷代表座谈。
据南京日报报道,南京市现有归侨侨眷10万余人,在国外(境外)的南京籍华侨华人10万余人。自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该市始终坚持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作为各级涉侨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发挥侨界优势拓宽海外交流渠道、加强为侨服务和依法护侨、为归侨中的困难群体办实事、完善涉侨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侨务部门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工作的良好格局。
南京市副市长靳道强在汇报中指出,该市广大归侨侨眷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侨心稳定,《保护法》在南京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学习宣传《保护法》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二是《保护法》落实到基层社区,形成了“社区基础扎实,服务网络健全,社会优势互补,双向服务有序,依法维权有力”的工作机制。三是通过高效办理来信来访,补助困难归侨,适当照顾“三侨”学生升学,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发挥侨务优势,牵线搭桥,挂牌服务,维护侨商合法权益,积极做好引资引智工作。五是稳妥处理华侨、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
柏苏宁充分肯定了南京贯彻实施《保护法》取得的积极成效。她说,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归侨侨眷利益,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长期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形成了依法护侨的良好氛围;积极帮助解决归侨侨眷遇到的实际困难,稳妥处理了一批突出问题;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等创新举措,为完善侨务工作机制创出了有益经验。
她希望南京各级涉侨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依法护侨、为侨服务力度,加强与广大归侨侨眷的联系,使侨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南京经济发展和“两个率先”。
与会有关部门还针对侨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侨法》修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