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关村群英谱:宣奇武——为国人设计“国情车”

2006年04月30日 10:26

  宣奇武,1966年10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87年获得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士学位,1992年赴日本九州大学学习,1998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期间宣奇武曾在长春一汽汽研所工作,1998年从日本九州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并任三菱开发本部主任。2002年宣奇武回国后,在北京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创立北京精卫全能公司,担任董事长,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创业资助10万元。

  “对汽车自主品牌的追求让我们这群人痴迷于这项事业,为圆国人多年的一个梦,那就是设计并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车!”大学2005年8月13日中午1点,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东区一间简单的办公室里,北京精卫全能科技有限公司汽车设计公司(IAT)董事长宣奇武充满感慨地介绍他和他所从事的事业。

  “底特律”情结

  宣奇武,1966年10月出生于中国的“底特律”——吉林省长春市,与中国最古老的汽车制造厂相依相伴的童年,使他对汽车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初级阶段,宣奇武就选择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这个专业,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在长春一汽做汽车研究工作。回忆起1987年从清华毕业后到长春一汽工作的5年时间,宣奇武有很多感慨叹。宣奇武告诉记者,长春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意义如同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就始于长春。

  长春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城,宣奇武最年轻的一段工作经历就在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科研基地——长春一汽。虽然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以长春、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区齐头并进的整体产业格局,哪怕是其他地区的汽车制造企业的实力超过长春,超过一汽,但他认为长春中国汽车工业之根的事实永远都改变不了。

  宣奇武说,美国底特律的福特、通用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中国的汽车企业虽然也肩负着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但目前还没有美国底特律的能力和实力。他说,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己过硬的东西,就只能屈居人下,就不能使合资双方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去谈发展。

  宣奇武对中国汽车设计制造业还有些无奈,对中国汽车业的体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有许多疑惑与不解。宣奇武说,当时中国汽车业与国外差距非常大,在汽车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中国汽车设计力量十分薄弱,大部分车型都是汽车生产厂家在国外买图纸,照抄照搬原车型,国内汽车生产厂家根本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空间。另外中国汽车行业人力资源青黄不接,人才流失率极高,个别汽车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人才,但一有机会就跳到薪酬高的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只能继续培养,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稚嫩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甚至有把中国汽车工业引向死胡同的趋势。

  “打扫卫生”使他溶入日本社会

  机遇始终偏爱勤奋与有抱负的人。1992年,长春一汽汽研所里有位日本九州大学的访问学者回国后,发现在自己研究所有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年轻人,每天在所里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于是便推荐他到日本学习汽车设计制造理论,并建议他在日本相对成熟的汽车业内锻造一段时间。

  90年代初出国热在中国异常流行,在很多人眼里,出国留学就意味着金钱和名誉,但宣奇武对自己出国却有不同的想法,那就是日本先进的汽车设计技术和生产规模吸引着他。宣奇武诙谐地说,当时他在国内月薪是182元,而这些钱在日本4个小时就可以挣到。宣奇武选择了继续在汽车领域学习深造,他利用了6年时间在九州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后即进入了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工作。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唐伟杰】


进入相关专题: 中关村群英谱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