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亲历联合国“非物质遗产”评选

2006年05月05日 10:52




张振涛近影

  去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其中。有一个人对评选的入选全过程既亲身经历、深感自豪,又殚精竭虑、功不可没。他就是张振涛,中国的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中国专家首次当评委

  张振涛的履历不很复杂却很丰富:他出生在山东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曾担任山东音协主席。

  张振涛从小擅长乐器,曾在山东吕剧团拉过多年小提琴,又在山东歌舞团弹过多年钢琴。而他的学历中让人过目难忘的是其“双博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学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哲学博士。张振涛说,香港中文大学的4年,不仅使他英文过关,而且深入学习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知识,结识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对他去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新任命的评委,评审期间用英文工作,以及说服来自全世界的其他十几位评委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长调投票,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振涛至今对审议评选过程记忆犹新。他说,一切几乎就像申办奥运会一样惊心动魄,在程序上也有相似之处,如详细的申报资料,每个项目10分钟的介绍短片等。虽然当时在巴黎的时间只有几天,但他深感重任在肩,必须用极短的时间与尽可能多的评委迅速沟通,因为不仅咱们的木卡姆志在必得,蒙古国因为没有本国评委,也因长调而对他寄予厚望。当时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评选确实面临一定困难,因为上一批“代表作”中,已经有了阿塞拜疆、伊拉克等地的3个木卡姆项目,这次的申报项目中还有土耳其的一项,名称不同而所用音乐也是木卡姆。张振涛遵循此前国内多次专家论证会制定的原则,以资深学者的魅力、学术化的语言和深入的学理,以及不卑不亢、不急功近利的态度,终于打动了国际评委。

  张振涛说,按照有关规定,审议所在国申报的项目时,该国评委必须离席。离开会场的那段时间里,虽然他知道那些曾经在国内外会议和交流中多次接触的评委绝大多数对中国都十分友好,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和喜爱,但他仍然感到自己紧张得心怦怦直跳。直到“宣布盛典”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马燕生先生两次上台代表中国领取证书时,张振涛才松了一口气,心情转为狂喜。

  诸野求乐

  张振涛说,在任命他为评委之前,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处曾经专门派了一位资深专家来京对他进行考察。考察看似简单,实则比较深入、专业,其中一个问题是问张振涛去过哪些中国乡村进行人类学研究,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探索等。而这,也正是张振涛的研究强项。

  他曾花费多年时间和精力,调查、采集古代乐器,研究、整理中国民间传统仪式音乐,特别是北京、天津周围以及河北地区的民间传统音乐,并组织过多次相关音乐活动和学术会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汇集为30多万字的《诸野求乐录》一书和同样30多万字的《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一书。现在他还承担着一项有关晋北地区庙会戏曲和音乐的国家课题。

  张振涛和音乐研究所前任所长乔建中等专家对廊坊地区的固安县屈家营、保定地区的涞水县南高洛村等地的音乐会情有独钟。据他介绍,这种在中国乡村流传很久的民间音乐组织,通常只参加民间祈福仪式、朝山会社、求雨、祭祖等严肃活动,保留了非常传统的音乐形式和旋律,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吹打班子。他说,中国民间音乐向来遵循“喜从丧不从”的做法,也就是说,办喜事的音乐要紧跟时代变化,随时加入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而丧事的音乐则一直沿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曲谱。所以,民间丧礼的音乐相对说来价值和意义更值得重视。

  开放的心态

  作为中国申报多项“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亲见亲历者,张振涛对过去5年中“非物质遗产”逐渐引起中国公众广泛关注并深入人心感到兴奋。他介绍,如今,国家每年拨款6000万元人民币,使全国的6支专业昆剧团能排新戏,培养后备人才;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也已经取得了国际声誉,老艺人们被邀请到英国、法国演出。目前,张振涛也正和同事们做一些古琴的普及工作,正在整理出版一套厚厚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在他化繁难为简易的讲解下,记者很快就弄懂了“天书”似的琴谱的“原理”。

  第三批“代表作”项目中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国内媒体曾有许多议论,与此相似的还有柬埔寨申报的“高棉皮影戏及剧场”等。对此,张振涛有着自己的观点。他说,评选“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国际上通常是按照人类学里的大文化圈而不是完全按照国家来大致上分配名额。比如,中国就是和越南、韩国、朝鲜、日本、缅甸、老挝、新加坡等国家同属于“筷子文化圈”,具有用筷子、学汉字、沿袭科举制度、盖大屋顶等特点。张振涛透露,韩国和柬埔寨提交的申报书中都明确写到,这些社会习俗和艺术品种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中国的风俗在相邻友邦得到传播、保存、保护并被视之为珍宝,是传扬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中国人应该具有大国气量,鼓励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扩大中国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影响。”他还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多国联合申报,长调的申报、入选已经在为我们积累了经验。

  新的《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公约》将于今年6月生效,届时,“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审议将按照新的方式、方法进行评定。张振涛说,凡是来过中国的外国学者,没有不被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绚烂的文明打动的。他认为,中国文化遗产一定会为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相互理解以及和平对话做出贡献,保护这些遗产使它们免于被遗忘、破坏和消失,将成为全世界共同的使命。(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