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二十四节令鼓与北京鼓楼

2006年05月29日 15:20




  2005年,9月12日,由马来西亚华侨华人首创并在马来西亚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令鼓”在炎帝陵百龙祭始祖大典上擂响,以缅怀炎帝神农氏首创农耕之功德。这是“二十四节令鼓”首次在中国内地大型公祭活动上演出。(来源:中新社,作者:邓霞)

  星期六上午,接到新加坡“惊鼓人”二十四节令鼓队王志浩的电邮,说中正中学(义顺)二十四节令鼓队6月访问北京鼓楼表演的事已安排妥当,时间是18日(星期天)上午9时。

  我在回邮里说,这是二十四节令鼓成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个梦想的落实。

  我首次到北京鼓楼是前年9月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那天上午,我拜访了北京作家朋友莫言,这位山东汉子硬是要我在他家附近吃北京菜,也把我事前约好的《河觞》作者王鲁湘邀来。莫言说:“我家算是在鼓楼脚了,骑自行车便到!”

  那个多风的9月下午,我登上鼓楼,见识了那24面摆在楼阁里的大型架鼓,也舒服地站在城垛间,吹着从南面紫禁城那个方向吹来的风。背后,楼阁里身穿清朝官服的鼓手擂动大鼓,鼓声从高耸的城楼上向四面八方荡开去,那深沉的鼓声里,蕴含了几分故都的历史古意。24面大鼓之外,鼓楼上还保留了一面留下刀痕的破鼓,那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历史伤痕。

  北京鼓楼和钟楼位于北京城北部,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一前一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紫禁城后的景山遥相呼应。过去,钟楼和鼓楼用来报时,是一大片老胡同上空的暮鼓晨钟。鼓楼建于元代1273年,原名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原来的鼓楼在元末明初毁于战火,后于明永乐十八年在旧址东面重建。楼高约47米的鼓楼是建在高砖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筑,台基高达4米,台上有5间重檐的木构殿楼。那面对着钟楼的台阶,是我心中最好的节令鼓演奏舞台。

  鼓楼管理处的负责人朱英丽老师是位慈祥的中年女士。据她所说,1999年,北京一位退休的民族音乐家依据清朝宫廷的报时体制,编制了一套二十四节令鼓鼓谱。在千禧年到来之际,其首演是北京的一件文化盛事。开始时,是由北京民族音乐学院的鼓手演奏,后来在日常日子里改由从鼓楼附近的邻里居民(主要是下岗人士)培养出来的业余鼓手客串。

  朱英丽老师说,她早就听说南洋华人社会创有一套以南方狮鼓为单一乐器的鼓阵,叫二十四节令鼓。鼓楼的负责人还特地到福建华侨大学那儿去看。我告诉她,总有一天,南洋的二十四节令鼓会上鼓楼来,以古色古香的鼓楼为舞台,在清廷官方报时的大鼓环绕中,擂响另一种属于民间的二十四节令鼓。

  中正中学鼓队访问北京,24面南方狮鼓是向马国北京的学生会那里借用。学生会的鼓群搬到鼓楼后,也将暂时“留宿”在鼓楼,这也一举解决了留学生们平日无处练鼓的问题。这些日子里,他们练习时是用厚厚的棉布包裹鼓面,但群鼓的巨响还是把地底停车场的汽车警铃系统惊醒。

  鼓归鼓楼,是二十四节令鼓在北京最好的归属。更好的消息是,朱老师说,鼓楼也打算另外成立一支南洋版的二十四节令鼓了。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陈再藩)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