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跨文化设计 “香港设计之父”石汉瑞的港式创意

2006年05月30日 10:29

  中新社香港五月三十日电 记者 梁今

  香港给了他成长的机会,香港亦因他的设计事业增添色彩。“在香港,每件事都是可能的。”

  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无论社会气候或是从事创作的设计家,都吸收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这为创作营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港式创意。一支东方毛笔,一支西洋麦克风,在“香港设计之父”石汉瑞(Henry Steiner)手中可以变成创意的艺术品,这种亦中亦西的设计风格,甚有“港式”的味道。

  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石汉瑞一直从事设计,一做就是四十九个年头,头发也开始花白了,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搞创意。

  也许你会奇怪,怎么“香港设计之父”会是一个奥地利出生、在纽约长大的外国人?但是对于在一九六一年已经来到香港,并且在这里以平面设计为终身事业的石汉瑞来说,香港却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融合了不同的文化,能启发无限的创意。可以留在这里逾四十年,要么是别无选择,要么是过分热爱;而早在八十年代已扬名亚洲的石汉瑞,大概不会是前者。甚至,他可能比“香港人”更“香港人”。

  一九六一年石汉瑞初来港,在当时全亚洲发行的《Asia Magazine》担任平面设计。其后他以Freelancer(自由设计家)的身份为希尔顿酒店设计商标,如果还记得这间九十年代初被拆去的香港酒店,当不会忘记他那亦中亦西格调的商标设计,由两个“H”英文字母的简称组合而成,巧妙地变成中国的卦象图案,这种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创新风格,后来被人形容为“跨文化设计”。

  石汉瑞还擅长一种“隐形设计”。他说,“越不被人察觉的‘设计’我越喜欢。”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前,原本赛马会的商标沿用超过一百年历史,但因为回归后要把“皇家御准”这四个大字拆除,所以赛马会想重新设计一个商标,于是找了他。可是这位“香港设计之父”的“妙手”却没有被马迷察觉,开幕当天竟没人知道赛马会的商标已被人“动了手脚”。

  对此,石汉瑞反而感到很高兴,“旧商标沿用至今,已深入民心,如果是好的东西应该好好保留。”在他看来,搞创意并非是除去一切旧东西。如果你能细心体察,或许会感受到他的设计有一份深厚的“情”。就是这样,香港马迷回归后,不知不觉地继续“马照跑”。

  自从设计加入电脑后,传统的设计起了革变,一些高难度的设计也能轻易做到,因而吸引了很多人投身这个行业。加上前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力鼓吹创意工业,学院培育出很多设计家,就连“香港设计之父”也觉得惊奇,香港近年突然冒出这么多设计家,“就像传染病一样,人人都想当设计家。”

  这种疯狂的现像,弥漫香港处处,例如商场与商场之间,每逢节庆都会花心思换新装,争妍斗丽,斗创意,大搞“噱头”。

  香港人人在追求创意,但在芸芸设计家中,最能代表香港的,相信只有石汉瑞的那种多元化的创思,以及他对香港的那份情。难怪他被誉为“香港设计之父”。



编辑:刘郁菁】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