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舜德(1912—2003),祖籍台山,生前任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经理,香港美心食品集团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在家乡台山市捐资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累计捐资6000多万港元,建起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教育设施,形成了“伍舜德文化教育系列”。先后被授予“振兴台山特殊贡献奖”、“江门市荣誉市民”、“江门市区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1935年,伍舜德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商业经济学系,同年应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邀请赴港,就任于该公司的六国饭店,当司理会计,开始了他人生的奋斗历程。因得上司赏识,很快被委任为陆海通公司经理。后又以优异的实绩进人董事会,成为董事会中最年轻的一员,并一直担任该职至病逝。
伍舜德事业有成而心怀桑梓。在台山,他先后捐建了少年宫、小学、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等教育基地,同时对图书馆、医院、报馆等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之后,他又把目光投向高等学校建设,先后投入巨资给江门五邑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兴建教学楼、图书馆等。
伍舜德这个名字,在侨乡台山可谓妇孺皆知。伍舜德博士一生爱国爱港爱乡,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其家族在国内的捐赠总额累计超过2亿港元,其中有1亿港元捐在家乡,捐建的项目达40多项,是台山改革开放以来捐献最多的旅外乡亲。这些项目的修建,对台山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寻访
故居今犹在 乡人忆传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来到伍舜德先生故居所在地——台山市四九镇塘虾村。1912年,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伍舜德就出生在这里。
一位坐在村口纳凉的老人得知记者是来探访伍舜德先生故居时,特地带路。伍舜德故居距离村口不远,周边都是样式相仿的青砖屋子。从外观看,这座伍氏祖屋是有些年头了,但是保存得较为完好。老人说,祖屋是伍先生的祖父建的,由于年久失修,一些窗棂、房梁被白蚁蛀烂了,好多人劝伍舜德先生重新盖一间,但伍舜德先生总是说“保持原状,不塌就行”,房梁蛀一根就换一根,整干净,屋顶漏水就简单修补一下,因此祖屋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热心的老人为记者找来帮助照看伍舜德祖居的亲戚——今年70来岁的黄玉梅。黄玉梅在了解记者的来意后,拿出了一把黄铜制成、颇为古朴的钥匙打开了故居的三重门。在黄玉梅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这栋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屋子。房屋有三开间正房,正房中间一间是厅堂,供奉着神龛,边上两间是次间,厅堂前为小天井(庭院)则为纳凉等,两侧布置厢房,设厨房和杂物房。据黄玉梅介绍,大厅左间的次间是伍舜德住过的,里面还有他当年用过的家具,厅堂里面的桌子是伍舜德先生小时候读书时候写字用的,都有上百年历史了,小天井则是纳凉、吃饭用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