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如何振兴香港文学

2006年07月06日 09:09




第五届香港文学节

  文/东方淳

  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合办的“第六届香港文学节”,于本月初举行,内容颇多,包括专题展览、研讨会、交流会、文学讲座、与创作人对话、翻译讲座、儿童文学阅读营、儿童文学欣赏及演绎工作坊、“电影与金庸文学”等,冀望营造一种文学的广阔天地,让文学有一个腾飞的空间。

  然而,且不说香港文学身处浓烈商业气息之中很难发展,单以大量信息冲击文学领域的情况而言,香港文学已经到了真正被边缘化的地步。当然,每届香港文学节至少会向社会大喊一声,香港还存在着文学,香港文学必须受到重视。但是,事过境迁,铺天盖地的信息、娱乐内容,又很容易把这种呼喊排挤到不受重视的地方,这就是香港文学一直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

  文学园地严重萎缩

  的确,政府、文学界的有心人都希望香港文学能够重振声威,能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因素。但是,事实却走到其反面去,对文学的冷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我们必须承认和面对香港文学的艰难处境,并且寻思如何获得一种有效的振兴办法。

  纵观香港现在的文学园地,已经寥寥可数,除了《大公报》坚持下来的每星期固定一大版“文学”之外,大概就只有《香港文学》杂志和《香港作家》、《作家》这三处园地了,至于艺发局资助的《城市文学》及《文学研究》,严格来说并不可以归之文学园地,因为其发表的多是评论作品而非文学创作。

  这种情况较之二十多年前的香港文学形势,确实称得上天地之别,那个时候除了报纸开辟文学副刊版面之外,也有很多文学杂志,再加上不断举行的文学奖励活动,以及社团结合文学内容而组织的文学之旅,令社会的文学气氛十分浓烈。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学作品水准提升很快,新人辈出。良性循环之下,文学对社会的影响显得力度大,社会也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文学认同和支持的气氛。

  然而,随着香港报纸对副刊的改革,现在继续保持着文学副刊的报纸可以说基本没有了,不但所有报纸都删除了长篇小说连载这种形式,一些报纸的副刊也完全以新的形式经办,这或许是报纸的选择,但站在今日鼓吹香港文学重要性的角度来看,显然就是一种很具讽刺意味的事。香港文学如何生存,纯文学杂志是一种重要阵地,报纸更是一种重要的载体,然而,全香港所有的报纸,除了《大公报》之外,又有哪一份报纸愿意提供园地发表文学作品?

  政府每两年都会举办一次文学双年奖,选择一些已经成书的文学著作评选优秀的文学书籍。但是,这种大型的评选活动必须有细水长流式的文学氛围烘托,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如果社会上什么文学气氛都欠缺,单靠两年一次为社会提及文学这回事,只会令人觉得它就像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离社会基层太远,太朦胧不可及了。 政府如果认为香港文学可以为社会创造和气致祥氛围,就应该在如何普及香港文学上下些工夫,单靠举办一些数年一次的高格调文学活动,只会事倍功半。

  [1]  [2]  [下一页]



编辑:候冬华】


相关报道
   · 提高市民读与写的兴趣 “香港文学节”七月举行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