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归侨侨眷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是侨法颁布16年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进行的第一次执法检查。6月28日,盛华仁副委员长就检查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全国侨界翘首以盼
“我早就盼着你们来,我有一肚子的甜酸苦辣要说。”
4月10日,上世纪70年代末从越南回国定居的福建省福清市东阁华侨农场场长甘家仁,动情地对检查组成员说。
4月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率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第三检查小组从北京飞抵福州,开始对福建和山东两省实施侨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另两组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和盛华仁带领,奔赴广东、上海、广西和陕西。
中国现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是1990年通过、1991年开始实施的,2000年10月曾作过修订,这是中国第一部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2006年4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侨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是侨法颁布实施16年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进行的第一次执法检查。
在福建的7天里,执法检查组赴福州、福清、莆田、泉州和厦门等地,听取了福建省和各地“一府两院”贯彻实施侨法的情况汇报,与各地归侨侨眷代表举行座谈,并重点考察了华侨农场和侨资企业。
一路上,记者所见所闻,感受到了浓浓的依法护侨氛围。各级政府在汇报中,既讲成绩,也谈不足,对现实中存在的由于历史和当前体制造成的问题和困难,更是坦然面对,并积极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
聚焦归侨真实处境
亲眼见证了东阁华侨农场20多年发展历程的甘家仁,向执法检查组成员倒的“苦水”,主要集中于医保“门槛”过高、农场职工入保难。据了解,福建17个华侨农场中目前尚有14个农场职工未加入医疗保险。
根据福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医保入保“门槛”为在职与退休“3带1”比例。据甘家仁对福清江镜华侨农场的调查显示,该农场现有在职职工546人,离退休894人,按规定比例只能带182人,余下的712名退休人员要入保,每人需一次性交费16586元,合计需缴入围费1181万元,入保后每年仍需缴费65.52万元。
甘家仁表示,以目前福建华侨农场的经济实力而言,大多数农场受资金制约被排除在医保“门槛”外,无能力参保。
身为福州市连江长龙华侨农场场长的刘长贵,除了像甘家仁一样为自己农场的上千名职工不能参加医保发愁外,还为部分中低收入的归侨职工仍住在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兵营式危房里而深感不安。长龙农场仍有近一半归侨职工住在这样的危房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