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广州黄埔村:人杰地灵“博士村”(组图)(3)

2006年07月18日 16:23




说一段古老的传说

  冯肇宪:安全转移孙中山

  黄埔村人冯肇宪于1912年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广东黄埔海军学校。1922年初,冯肇宪在广东江海防司令陈策荐举下,由孙中山亲自委任为永丰舰舰长。同年6月15日,陈炯明背叛活动的消息传到舰队后,广东江海防司令陈策立即召开舰长秘密会议,商讨警戒任务。当时,冯肇宪和永丰舰广大官兵表示坚决拥护孙中山。孙中山几经周折,离开总统府,避难永翔舰。6月16日凌晨,冯肇宪和各舰长军官集中永丰舰分析局势及孙中山安危问题。大家一致对海军司令温树德把孙中山接到永翔舰的行动产生怀疑,认为孙中山在永翔舰不够安全。随后,冯肇宪率领两名士兵代表,乘小火轮到永翔舰,向孙中山报告:“永丰舰全体官兵,愤怒不可压制,准备立即发炮轰击叛军,请总统下命令。”孙中山认为,“时机尚未到,各舰与岸上友军必须行动一致,不能独行。”

  于是,冯肇宪乘机请孙中山到永丰舰训话,以示安抚全舰官兵。当孙中山随冯肇宪来到永丰舰后,冯立即向孙中山陈述了留在永翔舰上不够安全的想法,竭力请求孙中山留在永丰舰,后来孙中山就一直驻在永丰舰。

  孙中山在永丰舰避难的55天,冯肇宪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主张,并出色地完成了保护孙中山的任务。7月8日,海军司令温树德接受陈炯明贿款26万元后,率领海圻、海琛、肇和三舰离开黄埔,驶出莲花山河面。翌日,驻在长洲的海军陆战司令孙祥夫亦随温树德叛变,长洲炮台因而失守,使永丰等舰受到陆上叛军的炮击。7月9日晚,冯肇宪按照孙中山的命令,指挥永丰舰按预定的地点、时间开航。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终于带领全体官兵完成规定的任务,使孙中山安全转移。

  之后,冯肇宪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回广州担任广东海军总司令,配合陆军部队彻底平息陈炯明的叛乱。途经香港时,冯突然发病,当时许多同志都力劝其留在香港医治,但他考虑到孙中山交给他的任务还未完成,坚持抱病返回广州工作,最终于1922年在广州逝世。

  梁经国:创立天宝行

  黄埔村在清朝出现了一家广东十三行之一的天宝行,老板梁经国,号左垣,祖辈于明洪武初年,从番禺的北亭迁至凤浦乡(今黄埔村)南约荣西里居住。

  梁经国19岁入冯氏洋行做伙计。他诚实能干,在冯氏出国的十多年时间里,由其一人代为执掌洋行商务,生意仍然兴旺。待冯氏从国外回归,梁经国将洋行经济如数向冯氏交代,冯氏十分感激。于是,冯氏给予梁经国经济帮助,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得清政府批准承充行商,名为天宝行。

  天宝行是在中英关系恶化和其他行商纷纷破产的形势下创立起来的,但梁经国却以其“实在诚信”的经营方法独树一帜,使之生意兴旺,至嘉庆末年达到鼎盛。首先,天宝行取得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份额不断上升的业绩。东印度公司与十三行商的毛织品贸易,一般来说,只有总商才可取得两份或三份的贸易份额,其他行商最多只取得一份或半份。作为刚创立的天宝行,刚开始就取得一份份额,以后上升到两份。至于功夫茶的贸易额均占各行贸易总额的8%~10%左右。由于天宝行贸易蒸蒸日上,其贸易地位也不断上升,很快便位居10个行商的中间。

  其次,天宝行承保东印度公司商船数日益增多。按照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规定,英国等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必须在广州的十三行行商中选择保商才能进行。天宝行创立不久,于1811年开始,即承充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的保商,而且承保的商船不断增多。

  只是,天宝行好景不长,到了道光年间便逐渐走向衰落。

  (来源:广州日报 撰文:许俏文 通讯员:陈阳 摄影:王维宣)

[上一页]  [1]  [2]  [3]



编辑:谢萍】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