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平反“人头税”带给加华社的思考

2006年07月19日 14:09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在众议院举行庄严仪式,就严重歧视华人的“人头税”政策和《排华法案》,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这距离1885年7月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华人入境条例》决定对华人开征“人头税”已有121年,距离1923年7月“人头税”停征,更加苛刻的《排华法案》生效也已83年。

  尽管加拿大政府对华人的这一声“对不起”拖了百余年才说出口,但它毕竟还是说了,而且还要赔偿。全加华人无不欢欣鼓舞,遗憾的是大多数饱受“人头税”之苦的华人先辈们已经听不到这姗姗来迟的道歉了。

  2006年7月1日,加拿大国庆日,也是当年《排华法案》的生效日,近6000名华人在铁路华工纪念碑前举行过纪念先辈仪式后走上街头,载歌载舞,以“我爱加拿大,加拿大是我家”为主题的国庆日大游行,表达了新一代华人对加拿大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2006年7月9日,近200名人头税苦主家属和第一代子女出席在多伦多举行的平反人头税小区论坛,众人一度高举标语誓师,声言会向政府争取赔偿到底。这标志着人头税苦主第一代子女争取平反赔偿之路已正式启动。

  仅有道歉是不够的

  加拿大总理哈珀代表政府就严重歧视华人的“人头税”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并对“人头税”受害者进行象征性补偿,受到华社的欢迎。

  根据补偿方案,政府将为目前健在的“人头税”受害者和其他受害者遗孀每人补偿2万加元,同时拨款2400万加元,资助各少数族裔社区就历史问题开展教育活动,其中250万加元将用在华人社区进行“人头税”问题的宣传。此外,加政府还将拨款1000万加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反种族歧视宣传。

  然而加拿大政府在考虑赔偿方案时,显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些饱受“人头税”之苦的第一代子女。

  作为最后一个交纳“人头税”的华人,马林笑容在平反仪式上说,“人头税”这个耻辱的阴影一直伴随着她。82年前,只有3岁的马林笑容在父亲给她、母亲和哥哥分别交了500加元“人头税”后,才得以到加拿大实现家庭团聚。

  对马林笑容来说,她等到了“人头税”平反的这一天,从这点上说她是幸运的,然而当年她的父亲为了筹措这笔钱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忍受了什么样的艰辛又有谁能够理解?这样的心理伤害用什么能够补偿?

  88岁的盘占元老人谈起自己的辛酸往事就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懑。1922年,他的父亲借了1000加元,给他们兄弟二人交了“人头税”才得以全家团聚,但为了还清这笔钱,他的父亲用了17年的时间。

  在7月9日举行的平反“人头税”小区论坛上,联盟共同主席刘来增表示,加拿大政府已向“人头税”在世苦主及遗孀进行了道歉和赔偿,但许多已过世的苦主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天,因此,他们的子女应该代替获得赔偿。

  他认为,目前联邦政府在平反行动中仅完成了75%,另有25%的部分,即直接受害人第一代子女得不到赔偿,等于留下一桩令人觉得不公平的收尾遗憾。他希望联邦政府能够尽快解决这最后的遗憾,不再留下污点,以达到具有充份意义的真正平反。

  新民主党国会议员邹至蕙表示,6月22日在国会上亲耳听到政府为人头税道歉,心中感到非常激动。但目前政府单一的道歉是完全不够的,只有提供赔偿才能使正义得到伸张。她说,“人头税”直接影响了一些受害者的后代,令有些子女一辈子未见过父亲。为此,她将会继续与平反联盟合作,向国会游说苦主后代的赔偿事宜。

  对于加拿大政府提出的补偿方案,部分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表示接受,他们认为,比赔钱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承认华人为加拿大所做的巨大贡献,纠正错误。但对加拿大政府来说,检讨自己的错误仅有道歉是不够的。政府有义务向具体人赔偿。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讲,还是从道德良心出发,不向具体受害人赔偿,人头税的问题就等于没有彻底解决。

  自强才有地位

  或许今天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人头税”的由来,不了解那段对华人来说暗无天日的屈辱历史。

  1880年,横贯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修筑的大幕正式拉开时,面对整个北美劳动力极度缺乏的现状,加拿大政府将目光转向了一向以吃苦耐劳而又劳动力廉价闻名的中国劳工。

  于是在一些加拿大中介公司的操作下,1881年―1884年,1万多名华工来到了加拿大。虽然他们只负责大约480公里的铁路工程,但这却是太平洋铁路中最艰险的一段。在工地上,华工们一天的工资是1加元,而白人却是1.5―2.5加元。最后参加筑路的15700名华工中,有4000多人客死他乡。连加拿大首任总理麦克唐纳都感慨:“没有中国工人,就没有太平洋铁路”。

  然而1885年11月7日加拿大政府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克莱拉奇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庆功仪式上,竟没有出现一名华工的身影,加拿大政府忘恩负义由此可见一斑。

  太平洋铁路竣工后,大多数华工被迫寻找新的工作。由于他们吃苦耐劳、勤奋肯干,受到雇主的欢迎。对那些一向歧视华人的加拿大白人来说,当华人已经威胁到他们的就业时,他们就感到很不安。

  于是在1885年,由加拿大政府颁布了歧视性的《华人入境条例》,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人头税”。据统计,1886年―1923年,大约有8万多名华人被迫交纳了歧视性的“人头税”。随后用以取代“人头税”的《排华法案》更为严苛,该法在多伦多华人律师叶求铎和犹太人海姆尔的奔走坚持下直到1947年5月17日才正式废除。

  从1984年起,平权会代表4千余名“人头税”纳税人和他们的家属争取平反“人头税”。2000年12月,三名“人头税”受害人,包括一名纳税人、一名纳税人遗孀、一名纳税人的儿子,提出集体诉讼要求平反“人头税”。至此华人要求平反“人头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经过20余年的斗争,终于在今天等到了加拿大政府的道歉。

  应该说,从19世纪后期华人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到20世纪中叶,老一辈华人移民始终被视为低人一等,连选举权都没有,人微而言轻,华人利益根本无从谈起受到法律保护。

  而如今,加拿大华人总人口已过百万,而且集中居住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大城市。华人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推动加社会前进的一支强大生力军。今天的华人不仅受到主流社会更大的重视和尊重,也成为各政党极力争取的票源之一。

  实际上,今天华人听到的一声“道歉”,并非谁的仁慈赐予,而是华人社团锲而不舍,统一步调,自强奋斗的结果。也是加拿大本届政府竞选支票的兑现。百万华人选票对哈珀的上台恐怕是不能忽略的数字,对道歉的最终到来更是决定性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华人参政议政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与老一辈相比,新一代华人经济条件、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又多从事高端领域的工作,语言方面没有障碍,因而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维护本群体利益,已成必然追求。

  多年来,在加拿大各省、市议会里出现华人面孔已不鲜见,进入联邦议会的华人议员目前也有5位,创历史纪录。还有更多华人加入了主流政治人物的助选团队。华人的关切和诉求自然也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途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靠等、靠别人的良心发现最终都是靠不住的,“人头税”的平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华人为此苦苦等了百余年,如果不是抓住机遇据理力争,恐怕再等上百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尽管加拿大政府一再标榜多元文化共存、对所有种族一视同仁,但具体到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想一碗水端平是根本不可能的。华人今天的地位是几代华人努力争取来的,看重自己才能看重别人,华人的自强是华人在加拿大发展的基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团结才有力量

  从哈珀代表加拿大政府发表正式道歉开始,历史已翻过这一页。华社应该如何看待这次胜利?旅加10余载的道良慧先生有他的看法。他说,最近十几年来,华人在加拿大的生存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

  以今年的国庆大游行为例,在全加华人联合会的号召下,共有78个社团参与游行活动,显示了华人空前团结的一面。游行队伍以“我爱加拿大,加拿大是我家”为主题,表达了华人落地生根和积极融入加拿大传统社会的良好意愿。

  中华民族向来有“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而且习惯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庸之道。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在加拿大的传统社会价值观来看,“忍辱负重”的并不见得是美德,相反还会被看作是懦弱的表现。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因为无论你做何种改变都无法改变你的黄皮肤黑眼睛,华社的每一件事都是与每一个华人息息相关的。

  “人头税”最终被平反的过程说明,移民社会之正义的伸张,必须有实力做后盾。而这一实力之核心是政治实力。华人此次大选中力挺哈珀的高投票率似乎与对上届政府分化华人搁置正义企图的愤怒有关。试想,如果没有前政府对华人正义要求漠然处之的举动,如果华人不是在大选中发挥了高投票率的作用,如果华人不是以真正融入主流社会的姿态参政议政从而发出自己强大的声音,“人头税”的平反不知还要被拖到猴年马月。

  有人说,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也相应地提高了整个华人群体在加拿大社会的地位,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不错,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此次“人头税”平反的背后,其实更为核心的问题是华人手中的选票,是华人联合起来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在今年1月举行的加拿大大选中,有20多个选区的选民都是华人占多数,“人头税”问题也因此成为牵动大选选情的重要话题。华人手中的选票已经成为各政党大选时极力争取的票源之一。为此整个华社的团结,不仅对华人群体自己,甚至对这个加拿大大选都显得至关重要。

  “人头税”平反过程中华社也出现过分歧,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醒大家,在涉及华人整体利益的关键问题上,需要舍弃一些小我利益,要避免出现本群体的人为分裂。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西方民主政治的运作实际是大大小小利益集团为维护本集团权益的力量角逐,而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本集团利益,不能只把希望寄托于其他集团的大选许诺上,重要的是华社要组成一个团结紧密的集团提出要求并参与角逐。

  华社也需要自己的代言人,需要有人能在更高的层面去为华人群体讲话。这样的代言人的产生同样需要全体华社的团结与合作。

  目前在加华人维权组织日渐增多,公关和宣传能力不断提高,活动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中华会馆、洪门民治党之外,平权会、华联会、各省同乡会、各种专业人士协会等新兴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在加各大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向政府反映华人呼声,争取华人权益的重要渠道。各团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合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数量众多的中文平面媒体、电视和网络媒体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为华人参政议政维权架设了较好的舆论支持平台。相信团结就是力量的铿锵旋律将伴随着华社的发展。(来源/加拿大《北美时报》,作者/汉斯)



编辑:马烨华】


进入相关专题: 加拿大华人人头税及排华法案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