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茶峒:边城的呼唤(图)

2006年08月15日 08:52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条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沈从文《边城》

  茶峒古镇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如果说酉水的舒缓宽阔荡漾了整个湘西的梦,那么环绕茶峒的白河则是边城一首永远宁静祥和的歌。

  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的茶峒镇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就因为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而声名远扬。的确,与中国的其他地方相比,那个混乱年代里的茶峒人安宁自足的生活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他们依山靠水而居,用木船连通外面的世界,下运桐油、川盐和染色的五倍子,上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海味等。长途的贩运模式加集市贸易的经济结构,使这座占地仅两平方公里的小镇很自然地成为了近代湘西边界上的一颗明珠。

  其实,缅怀这一切的根源依然要归结于沈先生满怀深情的叙述,他告诉我们茶峒的社会历史是纯朴而有序的,茶峒人作为湘西人的一部分,用自己勤劳的品性捍卫着这片土地上的光荣和梦想。正所谓“这些勇敢的人,也爱利,也好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边城》)

  我是顺着川湘公路即319国道由湖南的吉首向西经花垣至茶峒镇的。那个阴天的下午,长达五百米的集市上挤满了赶场的男女老幼,他们背着手工制作得很精美的各式背篓,洋溢的笑容让我想起深藏在雾霭中的太阳。我用一架“松下”数码相机和一部“美能达”单反相机捕捉着表情丰富的赶场老乡。

  在镇头上,一位名叫姜字远的老大爷告诉我,过去的茶峒场要比现在热闹得多,除了许多烧香拜佛的香客之外,还有演汉剧的戏班子;老人还讲到了过去茶峒古城墙的壮观以及小镇作为抗日后方的繁华。那片紧邻白河的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旧址至今仍是老一代茶峒人的骄傲,他们会在某个闲暇的日子,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回忆街道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及昔日古镇的辉煌。

  姜大爷还说,夏日的白河是孩子们的天下,过去沿河岸长满了青翠欲滴的竹子,一到傍晚时分,那些纷飞的叶片在山风的吹拂下,会发出一阵阵的沙沙声,如同九月里淅淅沥沥的细雨;而城门洞里卖油粑粑、米豆腐的摊贩,那时也到了生意最红火的当口,许多年轻人和恋爱中的情侣纷纷打这里涌向城墙外的码头,他们会很自然地掏出一两个铜板,买几个夹着豆干、海椒的油粑粑,或者干脆就伫立在摊前,吃一碗色香麻辣味俱全的米豆腐……姜大爷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我能够感到他温热的心脏,因为那并非是他一个人的茶峒,那是上千年来这里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积淀。

  沿白河现在的渡口往下约三里远,便是沈先生笔下的翠翠码头,老一代人习惯称这里为下码头。

  如今的下码头早已没有了码头的样子,能够让人感念的,除了依然不改的绿水青山外,就只有沈老留给我们的那个形象并不清晰的翠翠了。我久久呆立在那片明静的河滩上,穿过下游弥漫着的烟波,似乎看见了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强壮的背影,那时,茶峒古镇就在我的身后,那个有龙船和无数鸭子的端午节正被我轻轻地呼唤着成为另一个可亲的梦。

  寻找“翠翠”

  “翠翠不是茶峒人。”

  今年95岁高龄的原白河上码头渡河师傅蒋宗来老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怀念。他在码头边自家低矮的屋檐下告诉我,翠翠姓黎,小名叫素素,是河对岸四川省(现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贵塘村人,翠翠的父亲黎光华和妻子曾氏当年在白河的下码头摆渡为生,一直到解放前夕才相继离世。他说曾氏长得特别漂亮,许多过往的客人都因此对翠翠一家抱有好感,沈从文在茶峒时,茶余饭后常到码头边散步,与翠翠一家混得极熟。

  根据蒋大爷的指点,我乘渡船越过白河来到了五里外的贵塘村。几个知情的老人都住在不远处的山冈上,他们的热情很令我感动,在闪着红光的火盆里,老人们七嘴八舌地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翠翠。

  [1]  [2]  [3]  [下一页]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