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四合院与皇宫之间:北京的王府

2006年08月25日 16:50




恭王府

  北京的王府是介于四合院与皇宫之间的一种古代建筑形式,也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可惜的是,北京的王府大多毁坏严重,完整者少。本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

  王府井大街的名字,缘由此地自建有10座王府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号称“中华第一街”。其街之所以如此有名气还因为她沾王府的光。元大都那时候,王府井大街这儿叫丁字街。到了明朝,朱棣皇帝迁都北京时,在此地修建了10座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了清代,明朝的10座王府已经没有影子了,只留下了王府井这个街名。

  清王朝在北京建都,沿用了明代的紫禁城,并且开始了诸王的分封和王府的修建。清代宗室封爵分为12等。也就是说,凡是清代宗室爱新觉罗氏的子孙都有资格封爵。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子16个,皇太极有子11个,顺治帝有子8个,康熙帝有子35个,雍正帝有子10个,乾隆帝有子17个,嘉庆帝有子6个,道光帝有子9个,咸丰帝有子2个。后代几个皇帝没有儿子,这样加起来清代一共有皇子113个。这还仅仅是直系,加上旁系就更多了。

  从道理上讲,这些皇于皇孙都能够得到不同等级的爵位。但能够被封为亲王、郡王的必定还是少数。我们所说的王府也特指亲王府与郡王府,那些众多的贝勒府。贝子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等,不在其列。

  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内城,从前三门到永定门一带的外城基本上不建王府。根据一些史书记载,乾隆年间有王府30座,其中包括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嘉庆年间有王府42座。随着时代的变迁,因那些“铁帽子王”的王府可以世代相袭,一些王府易主进行重新分封,一些皇子没有被封为亲王、郡王等原因,出现了王府数量不断变化的局面。到了清末,北京的王府大约还有50余座。

  清代封王成为定制之后,也有相应的王府定制。这些定制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各级王公府邸营造的规模。譬如:亲王府,正间五间,启间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栏,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

  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问柱丹镬,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间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间柱。

  这些规定等级分明,差别明确,区别详细,不可逾越。据记载,康熙年间曾修建了众多的王府,其规模与王府定制大体相同。譬如,廉熙六年的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间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三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八间;后殿一座,五间;左右正房二座,每座三间……仓房二十三间;围房二十三间。周围墙一道,长一百一十五丈三尺,高一丈六尺,厚五尺。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又家庙,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大间三间。周围墙五十九丈。花门一座,燎炉一座。

  这座裕亲王府,有正殿、后殿、寝殿、配殿、后楼、正房、厢房、仓房、围房等,还外带家庙。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粗算起来人小房问足足有150多间。在清代,有的王府还带有花园,其占地面积也就更大了。可以说,在京城之中除了皇上的宫殿之外,无人能比。

  [1]  [2]  [3]  [下一页]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