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自师从汉学大师高本汉学习汉语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带着她一步步探索汉字背后的故事。而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对于汉字背后的故事又知道多少呢?也许是因为天天使用,我们失去了对汉字之美的感受力,也迟钝于考究其历史文化渊源。今日由一位外国人引领我们审视一笔一画的故事,感知祖先的生活经验,不能不说有一种惭愧和感动。
《汉字王国》一书是林西莉耗时8年写成的,并因此获得奥古斯特文学奖(瑞典国内最高文学奖)。她目前在瑞典专门教授汉语,她表示,《汉字王国》最初的读者是瑞典学生,她希望通过图片与故事,让西方人对汉语产生兴趣。事实也是如此。此书在瑞典首次发行时,曾引发了瑞典全国学习汉语的热潮,受到西方汉学界的高度赞扬。
林西莉的讲解很有趣,她并非刻板的说教,如《说文解字》般考证每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王国》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林西莉结合考古发现,用自己的经历、图片和知识,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国文字的创造和古人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在生活中所积淀下来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周遭事物的描述、对衣食住行的记录等,都一一体现在了文字之中。例如龟、犬、鹿、龙、羊等文字,从今天的书写方式已经看不出与动物实际形态的关联了,那么,它们是如何演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的呢?这些又与古人的书写习惯、生活方式或文化发展有什么联系吗?显然,这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学了,而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化的历程,是一部精彩的中华文明史。
再比如,她在讲述“女”字时,将其和“母”字联系在一起。“今天人们无论如何看不出‘女’字与‘母’字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起初它们几乎是相同的。两个字都表示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两个小点代表乳房,这是这两个字的唯一区别(如图)。‘女’的姿势有些不清楚,伸出的双臂表示顺从,这是一部分专家的意见,或者我们干脆把这些妇女的姿势看作日常在厨房的地板上干活儿、做饭和哄孩子。”讲解并非到此为止,林西莉接着讲述了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国妇女的地位……原来,简简单单的汉字中隐藏着如此众多中国市井小民的生活文化和古老中国的历史传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