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名外国专家获200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华声报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前夕,中国政府9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外国专家国庆招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招待会上致辞。他代表中国政府,代表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向在座的外国专家和他们的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日,多年在华工作的外国老专家、84位本年度“友谊奖”获奖专家和在京的部分外国专家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800多位中外来宾欢聚一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 黄菊在致辞中指出,多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在中国辛勤工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日在座的专家,有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或新中国建立初期来华的老朋友、老同志,有的是改革开放后来华的新朋友。半个多世纪来,先后有210多万名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每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专家约有24万多人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外国专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是重友谊、重感情的,对外国专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中国政府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黄菊说,最近,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部署。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深化全面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他强调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中国政府将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我们既要培养大批合格的国内人才,创造人才辈出的环境条件,也要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的力度,广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的外国专家,以各种方式参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各国专家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我们将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继续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更充分地发挥来华外国专家的作用做出努力。 据悉,获得200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84名外国专家来自21个国家,颁奖仪式将于9月29日在北京举行。友谊奖设立于50年代,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自1991年恢复以来到2003年共有716名外国专家获奖。中国政府领导人每年国庆节给这些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颁发“友谊奖”,激发了外国专家的工作热情。获奖专家为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民友好,促进人才交流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改善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宏观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