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日公布教科书审定结果 中国提出严正交涉

2005年4月6日

   
    华声报讯:综合媒体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4月5日下午公布了日本8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公民等教科书的审定结果,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严重歪曲历史的历史教科书竟然被文部科学省认定合格。对此,当日下午,中国外交部领导成员乔宗淮奉命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就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否认、美化侵略的右翼教科书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据新华网消息,日本文部科学省说,在审定过程中,它要求送审单位对这本有严重错误的历史教科书进行了124处修改。但是,这些修改均属边边角角,书中美化侵略、篡改历史的原则性错误仍比比皆是。该教科书将日本有预谋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等歪曲为由中国方面引起,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提出挑战,极力否认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大屠杀罪行,甚至鼓吹“东京审判”合法性待定论。这本教科书把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殖民统治和对中国东北的武装占领美化成是致力于当地的开发,把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说成是给亚洲各国加快独立的契机。
    
    除“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教科书外,此次审定通过的其他教科书也存在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量隐瞒不利于日本的历史事实。如关于随军慰安妇问题,在8家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中只有帝国书院一家直接谈到,比2001年审定时直接谈到这一问题的3家又减少了2家。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述,虽然由上次审定时的4家增加到5家,但有的没有将其称为“南京大屠杀”而是仅称为“南京事件”,同时还极力回避大屠杀的被害人数。
    
    另据报道,乔宗淮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时说,日本政府5日公布的2006年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审定结果,宣布所有送审的8个版本均为合格,其中包括否认、美化侵略的右翼历史教科书。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允许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教科书出台表示愤慨。
    
    乔宗淮指出,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能否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右翼势力蓄意炮制的历史教科书竭力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美化侵略,甚至公然鼓吹侵略有功。这是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挑衅,是对所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也是对日本青少年思想的毒害。这理所当然要遭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亚洲受害国人民的强烈谴责。
    
    乔宗淮强调,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历史教科书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批而得以进入课堂的。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诚实履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由此造成的恶劣影响。
    
    当天下午,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在东京也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阐述了对历史教科书问题的严正立场。
    
    据报道,日本的16个民间团体5日下午在东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强烈抗议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并呼吁全体日本国民阻止篡改历史的教科书进入课堂。
    
    日本的教科书由民间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由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学者审定,通常情况下每4年审定一次。教科书审定合格之后,私立学校由学校当局自行决定采用何种版本,公立学校的采用由地方教育委员会决定。
    
    新闻背景:

    2005年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送审版涉华历史部分错误表述

    
    一、美化侵略
    
    1、关于殖民统治:
    
    在日清战争后成为日本领土的台湾,日本设置台湾总督府致力于当地的开发。
    
    标题:致力于台湾开发的八田与一
    
    1930年,花费十年完成了世纪性的伟大事业,嘉南平原变成绿色的大地。美国土木学会将其命名为“八田水库”,向世界介绍这一伟业。(第171页)
    
    2、关于九一八事变:
    
    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中国人的排日运动也加剧了,妨害(南满铁道的)列车和伤害日本儿童的事件频发。
    
    3、关于二战期间的占领统治
    
    日本长期来驱逐将亚洲各国作为殖民地进行统治的西欧国家的势力,为一直认为无法战胜白人而心灰意冷的亚洲民族带来惊人的震动与自信。
    
    (日本占领印尼期间)开展了诸多改革,如训练军事组织、建立中学、规定通用语等,为后来印尼独立奠定了基础。
    
    日本进入南方国家本来是为日本“自存自卫”,但却带来了使亚洲各国独立这样的过快效果。(第207页)
    
    二、歪曲史实
    
    1、关于倭寇:
    
    (倭寇的)成员基本上是中国人。(第20页)
    
    2、关于二十一条:
    
    中国期待列强的介入,把秘密交涉的内容泄露出去,将包含着非正式要求的五点称之为“二十一条要求”,使中国国内的反日舆论高涨。(第181页)
    
    3、关于卢沟桥事变: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正在演习的日本军遭到不明枪击。次日晨,中国方面不断开枪,进入了战争状态(卢沟桥事件)。(第200页)
    
    三、推脱罪责
    
    1、关于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运动:
    
    标题:中国的排日运动和协调外交的挫折
    
    外国势力依据不平等条约在华拥有权益。在中国国内统一进程中,攻击这些外国势力的动向高涨。这是中国人对列强统治的民族性反抗,但受到实现暴力革命的苏联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带有过激的特点。(第194页)
    
    2、关于淞沪会战:
    
    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集中的上海,发生了两名日本军人遭枪杀的事件,结果日中间的冲突扩大了。(第200页)
    
    3、关于南京大屠杀:
    
    日军认为,攻陷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蒋介石就会投降,12月占领南京。小字注解:东京审判认定,这时日军杀害了许多中国平民(南京事件)。但关于事件真相,资料中有疑点,存在各种看法,至今争论不休。
    
    可是,蒋介石迁都位于内地的重庆,继续抗战。这样发展成为之后八年的日中战争。(第200页)
    
    4、关于东京审判
    
    (东京大审判以战争罪)处罚国家领导人,在迄今的国际法历史上尚无先例。
    
    东京审判中惟一的国际法专家印度帕鲁审判员以该审判缺乏国际法根据为由,主张全体被告无罪。但GHQ禁止公开其意见书,不允许对审判提出任何批评。
    
    东京大审判直至今日仍无定论。
    
    GHQ(广泛宣传日本战争的非法性)导致对战后日本人的历史观产生了影响。(第215页)(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文章
  · 韩国政府敦促日本彻底修改歪曲历史的教科书
  · 日教科书审定结果今公布 韩国将公布政府立场
  · 中国对日东京都教科书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和愤慨
  · 日东京教委决定采用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