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中国民营企业进入城市治污领域

2002年11月14日

    
    华声报讯:首次由中国民办企业承办的“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及尾气净化新技术国际会议”,日前吸引了1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出席。它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城市治污领域。
    
    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治污工程均属于公益性社会事业,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应由政府一手包办。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也仍是沿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模式和采用政府补贴为主的运行政策。而这种建设模式和运行政策容易形成投资来源单一化、经营垄断化,不少项目只讲投资不讲收益,只管建设不管效率,浪费严重,成本和费用不断攀升,地方财政难以为继,因为无钱、由中央补助建成的污水和垃圾处理厂被晾在一边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城市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环境现状公报表明,2001年全国城镇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28亿立方米,但集中处理率不到35%;同时,全国每年产生的1.6亿吨城市生活垃圾中,经过无害化处理的也不到50%。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中国不少城市政府开始探索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陆续放开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市场,鼓励国内外资本投入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据悉,今年11月,法国德利满、威望公司、日本三菱、北京首创、天津创业等7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福建福州参加“福建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产业化推介会”。
    
    按照国家有关规划,“十五”期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600万立方米,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15万吨。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要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5%。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相当艰巨,投资空间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