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深圳市首批10位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获得者风采录

    
    华声报讯:2月10日,10位从海外归来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深圳市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的首批获得者。这些全部在国外拿到过博士学位的“海归”,为了圆回到祖国创业的梦想,毅然选择深圳这片热土,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正是他们,以自己的成功经历,带动着一批又一批的留学人才到深圳发展,使深圳成为国内接收海外留学人员的首选城市之一。广信网记者采访了这些学子:
    
    王漓:“我向往深圳,所以来了”
    
    王漓是深圳代表处的首席代表。生于广西、在北京长大、已加入加拿大籍的她,爽快地对记者说:“我向往深圳,所以来了。”
    
    这位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学位的能干女士,一点也不掩饰自己与深圳的渊源。她说:“几年前,我曾就职于华为。后来,因为个人的原因离开了。但现在,我忍不住又回来了。”去年2月,王漓被任命为加中贸易理事会驻深圳的首席代表,从6月起,就正式走马上任了。以深圳为基地,加强中国企业与加拿大的经贸合作,为那些有兴趣在华南地区开展商务活动的加拿大企业提供服务,是王漓的主要工作任务。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短短数分钟内,她也不放过推销自己的机会,一开始就主动递上一份深圳代表处的宣传材料。
    
    令记者吃惊的是,在这份材料中,最醒目的部分是用来推销深圳的优良投资环境的。王漓说:“我在很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广东话、普通话,可以轻松跨越中加文化的差异。我相信,自己的这种优势,一定能为深圳做点什么。”
    
    毛志荣:两次“上书”真情流露
    
    39岁的留美经济学博士毛志荣,因其成为领取“绿卡”第一人、更因为他两次“上书”市领导而备受瞩目。在与黄丽满书记等市领导的座谈中,他难掩心中的激动与喜悦,作了一番热情洋溢的发言。
    
    “2001年,深圳市海外人才招聘团在美国招聘时,我有幸应聘来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毛志荣有着近十年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正是深圳市急需的海外人才。他做通了同为美籍华人的妻子的思想工作,于2002年初举家迁至深圳。
    
    “在深圳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给市领导写了第一封信”。“信发出后,我起初并没抱太大希望。但是,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毛志荣说,有关市领导做了批示,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帮助他解决了后顾之忧。深受感动的毛志荣,在春节前又给市领导写了第二封信,向深圳市政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颁发仪式上,毛志荣高兴地看到,他在第一封信中反映的问题相当部分已得到了落实。“深圳市政府这种急留学人员之所急、想留学人员之所想的精神,使我这个海外游子深为感动,同时,更加坚定了我在深圳创业的信念和决心。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报效祖国,为深圳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戴志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留日博士戴志坚把自己在深圳创办的企业命名“鹏开”,就是想在鹏城展翅,做开一番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深圳鹏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电信网络管理软件出口值超过千万元。
    
    颁发仪式当天,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与海外留学人员座谈,听说戴志坚从事的是软件出口时表示,软件行业是新兴行业,能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要给予支持。戴志坚说,这更坚定了他在深圳创业的信心。
    
    戴志坚说,深圳是一个年轻、充满生机的城市,在过去20年创造了辉煌,引进国内外人才和不断创新是深圳成功的关键因素。希望深圳在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同时,注意做好留住人才的文章,让更多的海外归来的学子选择深圳,来深圳工作和创业,让他们来到深圳有家的感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谈到创新话题时,戴志坚的神情十分激动。他说,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如果停止了创新,就会失去城市的活力,也吸引不了更多的人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他觉得,深圳的创新不应停留在口头上,应该在政策层面有“突破口”。
    
    张滨龙:留学生创业的领头羊
    
    获颁第2号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的张滨龙有点特殊。这位在美国工作和生活长达14年的留学生,如今担任着深圳留学生创业园的总经理。“有人说我是管留学生创业的,这不对。其实,我是为留学生来深创业服务的,我的身份和经历,使我最知道留学生创业需要什么。”张滨龙这样对记者说。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的张滨龙,有着令许多人羡慕的求学经历———哈尔滨科技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长沙铁道学院科研所搞科研,曾在一年之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张滨龙于1986年获伊利诺大学全额奖学金,并免试入学。在伊利诺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张滨龙于1988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后,张滨龙在伯克莱国家研究所做博士后,后进入乔治亚大学任教。
    
    1998年,张滨龙在美国一家海外创业投资公司任董事长助理。2000年10月,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成立,这是国内惟一一家由政府与留学生共同建设、由留学生管理的创业园,而一直梦想着回祖国创业的张滨龙,则在众人推荐下成为第一任总经理。两年间,在张滨龙等人的辛勤工作下,市留学生创业园的入园企业已达180家。
    
    顾敏慎:“劳动模范”的情怀
    
    顾敏慎1957年出生于台湾省,今年1月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他曾在全球著名企业联合利华公司做了13年“洋买办”,因工作勤奋而被冠以“劳动模范”,2001年加盟平安保险,出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引起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
    
    顾敏慎事业一帆风顺,1977年,他在台湾辅仁大学获得教育心理学学士学位,其后有过一段短暂的学者生涯,1981年进入产业界,在台湾最大的电视制造公司工作,28岁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经理。1988年进入拥有力士、夏士莲等著名日用消费品牌的联合利华工作,历任人事总监、后勤经理。1995年至2001年,任中国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人事董事。
    
    “在联合利华工作虽然非常出色,自己也身居要职,但毕竟是一家外资公司。干了这么多年,始终在为外商工作。而我一直想有机会为我们自己的这块土地作出自己的贡献。平安给了我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加盟平安保险,顾敏慎情真意切地说,“当然,平安保险现有的影响及将来的发展潜力也是我选择平安的重要原因。”

    董世杰:梦圆高交会
    
    深圳举办高交会,吸引了众多投资商参加,也吸引了众多海外学子带着高科技成果回国创业,将成果进行产业化,大干一番事业。现任深圳易天元网络控制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澳大利亚学成回来的自动控制专家董世杰博士,便是一例。
    
    董世杰从小学业出类拔萃,198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硕士、1998年获悉尼大学博士,1998年至2000年在澳大利亚著名宽带设备制造公司任电子工程师、程序师。他的研究成果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Control控制网络技术”,其技术处于世界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高交会成了董世杰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契机,2000年,他带着成果回国参加第二届高交会,受到投资商热情的追捧。高交会后,他在深圳融资60万元,创办了深圳易天元网络控制有限公司。同时,他将原来的研究成果向家庭智能化和智能化小区建设方面作了拓展,在几个月的时间,产品ETY2000家庭小区智能化系统就已问世,迄今为止该产品已经在20多个住宅小区得到采用,大大促进了中国住宅科技产业的发展。
    
    姜勇:到深圳圆创业梦
    
    “我们公司创办3年来,销售额每年都翻一番,发展速度还是可以的。”在丹麦拿到计算机硕士学位,又在加拿大获得管理博士的信息技术专家姜勇说。
    
    1999年,姜勇与其他几个海外留学人员带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深圳创办了汇丰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汇丰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回祖国创业,到深圳圆梦’,前一条我们做到了,后一条还在努力。”姜勇指着印在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上的“号召”笑言,他的“梦”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甚至能够成为跨国公司。“既要胸怀大志,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姜勇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心态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充实自己。成功的道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艰苦的付出,就不可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海外留学人员来说,由于起初不太熟悉国内情况,难免会碰些“钉子”,容易抱怨、产生失落感甚至萌生放弃的念头,这都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所以,海外留学人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付出更多的努力,发挥优势参与竞争。

    王进:环保专家的心愿
    
    从皮包里拿出黄丽满书记亲手颁发的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环保专家王进脸上“写”满了荣誉感。“海蓝色的人才居住证,体现了深圳广揽人才、海纳百川的胸襟”。来深工作前,王进曾在日本、美国、加拿大呆了17年。临回国时,他先后“考察”、对比了几个沿海大中城市,最后还是选择了深圳。“这里有我事业发展的平台。”王进透露说,在加拿大时,他就通过互联网知道深圳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深圳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及所取得的成绩,让他觉得有用武之地。现在,王进除了在深圳市哈工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任职副总经理外,还在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担任环保高级顾问。他认为,深圳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环保意识都比较强。
    
    他觉得,深圳有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大家都干实事,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在自豪的同时,王进也向记者诉说了两个小小的心愿。他说,从本月开始实施的《深圳市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较好解决了海外留学人才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他们还可到各公立医院就诊并享受各大医院提供方便,但他们毕竟没有办理医疗保险卡,下一步能否考虑把海外留学人才纳入统一的医保社保?
    
    王进的第二个心愿是他的加拿大驾照能否转成国内驾照。当天上午,他是乘坐大巴到市政府去领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的。按规定,期满3年的国际驾照经公证后,可以直接转成国内驾照;而对那些持有未满3年国际驾照的来深留学生,经过公证,且有关科目考试过关后,也可以换领到国内驾照。王进希望这些手续能更简便些。“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过程,有些还需要深圳市政府与有关方面多沟通、多协调、尽量争取。但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求贤若渴的态度,我相信自己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石乐明:荣誉归功集体
    
    “这是和我一起创业的团队取得的集体荣誉,也得益于深圳的创业环境。”谈到自己获得深圳首批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和公司取得的骄人业绩,石乐明发出由衷的感慨。
    
    石乐明,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之一、信息学部主任。专长于计算化学、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学,1991年获计算化学博士,曾任美国NIH、FDA、AHP及BASF等知名机构和公司资深科学家,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芯片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石乐明和他的同伙凭借600万美元创业资金,启动了第一期工作。2001年3月,微芯生物正式在深圳注册,获得6家著名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同年4月,微芯生物被认定为“深圳市高新技术项目”,去年6月,在亚太地区生命科学与技术高峰会被评为“亚洲最有潜力的10家生物企业”之一,公司各项药物研究捷报频传。
    
    和众多海外留学生们一样,在敲定国内事业的起点站,石乐明衡量不少城市,最终选择了深圳作为创业的“乐园”。去年1月,深圳市给第二批25位出国留学人员发放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石乐明获得12万元的一等资助。“现在的发展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深圳不仅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生活环境丝毫不比国外逊色,而且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公司各项资金申请都不用‘走后门’,便顺利办下来。”对于深圳,石乐明如是赞叹。
    
    杨子江:博士创办企业
    
    人逢喜事精神爽。西装革履、胸带红花的杨子江手拿着第10号海外留学人才证,显得神采奕奕。
    
    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获得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多家公司工作过。来深圳后,他创办了蔚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移动通信应用与无线网络方案”在广州“留交会”上受到好评,并获得深圳市2002年第二批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12万元。现在,该项目正向市科技局申办高新技术项目认定。“留学生回国创业,要适应这里的‘生态环境’,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深圳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杨子江说,深圳向出国留学人员个人来深创业发放前期费用补贴,是采取无偿资助形式的。此外,深圳每年还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定向资助留学人员在深创业,帮助解决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对于创业初期和发展中的企业,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子江坦言,深圳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作风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但正在不断改善,服务意识正在增强。大多数留学人员对国内的法制建设状况都有了解,在决定回国前也有思想准备,但还是希望深圳法制建设的步子再大些,能在全国率先进行一些经济类法规的探索,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广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