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福建丰田侨场新事多

2003年6月2日

    
    华声报讯:福建省南靖县丰田是漳州著名侨乡、福建省第二大华侨农场,随着管理体制逐步步入正轨,发展态势良好。令人鼓舞的是侨乡民风淳、事业兴、人心稳、趣事多。
    
    老归侨学新技术
    
    丰田水果摆上“洋”超市,早有所闻。如今,农技人员会果树嫁接,青年农民学嫁接已不足为奇。但退休老人学起果树嫁接“新技术”在丰田却是一件新鲜事。
    
    今年72岁的退休老人李浓指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水南一号”、“黑龙岭”龙眼树,兴奋地说,这300多棵高优龙眼受过霜冻一劫,经他一手“嫁接”品种已全部更新换代,他“嫁接”的成活率已达95%以上。5年前,这位退休老人就悄然兴起学习“嫁接”新技术,辖区88名退休老人,85%已掌握龙眼、蜜柚、荔枝等果树嫁接新技术,技术水平已得到社会认可。脑袋空空,口袋松松,不学科技行不通,这是丰田归侨新增加的一句口头禅。
    
    老祠堂挂新招牌
    
    华侨农场的特殊体制赋予居住在丰田的老人,享受老有所养的优惠待遇。这里老人对党的政策自然称赞有加,全场83.6%的老人月月可领到“退休金”,高者每人每月310元,最少每月273.5元。
    
    为让老人们老有所乐,颐养天年,丰田老祠堂统统“变脸”,换上“老人活动中心”新牌子,新招牌的出现,使老祠堂的“顾客”变了,“经营”项目也变了。党报党刊、科技书籍、计生婚育导刊纷纷进入祠堂,学科技、用科技、讲科技蔚然成风。令人欣慰的是,许多老人把大量的时光花在读科技报、谈经济发展、议国家大事。
    
    老厂房创新效益
    
    丰田在改制前,拥有一批老厂房、旧厂房。改制设镇后,这些多年闲置厂房焕发出无限商机,许多商家通过拍卖、租赁、转制等途径,使老厂房变废为宝。鑫浦食品厂通过租赁形式将闲置3年之久的永丰罐头厂,成功改造食品加工厂,仅用两个月时间把老厂房稍加修缮就投入生产,既节省资金投入,又提前投产见效益,年创产值3000万元,实现饱和生产。
    
    据悉,近两年来,丰田利用老厂房重建了尚德木制厂、燕泉金属空罐头、南冠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引来外资340万美元,吸纳民间闲置资金3000多万元,盘活沉淀资金1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200人,年增创效益7000万元,老厂房创出了新效益,成为商家抢手货。(戴巨川王颖丰王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