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着力解决贫困归侨侨眷住房
2003年3月5日
华声报讯:新年岁首,泉州市委、市政府再次把“侨居工程”列为新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这是自2000年以来,泉州市政府及相关县(区、市)政府,连续四年把解决贫困归侨侨眷的住房问题,作为执政为民、关注弱势群体的一个切入点。同时,市县两级侨务部门也责无旁贷地以建好“侨居工程”为己任,主动协调、督促和解决“侨居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000年底,雪峰华侨农场第一批侨居工程顺利竣工,数十户贫困归侨喜迁新居,搬进梦寐以求的宽敞明亮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喜极而泣。他们在新居前挂起了国旗,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之情。 2002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带领全国政协委员,莅临泉州检查《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落实情况。委员们听了情况通报,又亲临华侨农场,目睹一幢幢整齐新楼房,踏访入住新房的归侨户,倾听其陈述,激动地说:“走到世界各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归国贫难侨倾心关照,若联合国官员看到,也会备受感动的。”在反馈会上又充分肯定地说,“泉州侨务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这是贯彻《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最好说明。什么是侨的力量,什么是侨的作用,什么是侨的重要性,到泉州看一看,就可以理解,就可以体会到。泉州的领导,认真执行《保护法》,较好地维护了归侨侨眷的权益,在侨务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值得学习和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说,泉州市政府就是一个大侨办。” 为安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挈妇将雏返回祖国的归侨,泉州侨乡共设立了双阳、雪峰、北硿3个华侨农场。后来华侨农场改制,省侨办把行政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以镇建制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领导。2000年,泉州市共新建侨居房118套,建筑面积17750平方米,改造旧房38套,建筑面积2610平方米;2001年,新建侨居房136套,建筑面积13480平方米,改造旧房54套,建筑面积3376平方米;2002年,新建侨居房103套,建筑面积10720平方米,改造48套,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2003年里,计划新建98套,建筑面积9728平方米,改造56套,建筑面积2910平方米。在这4期建设中,共争取省政府补助282万元,泉州市政府投入146.9万元。(陈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