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广东省侨办领导到花侨镇慰问归难侨

2002年2月8日

    
    华声报讯:2月5日,广东省侨办主任吕伟雄、副主任符圣荣率领省侨办农场与难民工作处负责人一行4人,在广州市花都区侨办和花侨镇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广州市花都区花侨镇,并走访和慰问了安置在这里的贫困归难侨家庭。
    
    花侨镇即原花都华侨农场,据该镇领导介绍,自1999年改场建镇以来,以改革促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去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逾2.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完成税收368.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72%。农业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全年农业项目合同引资600余万元,农副产品产量较前两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吕主任说:"在全省23个华侨农场中,花侨镇是场改镇时间最短的一个侨区镇,但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却走在了其他侨镇的前头。"
    
    随后他们来到归难侨家中慰问。花侨镇是广州市花都区归难侨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分别于50年代和70年代分两批安置归侨和印支难民1738人,目前镇内的归难侨和难民及其子女共2739人。随着镇经济的发展,难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现职工人均年收入6262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680元,人均居住面积15.6平方米,难民及其子女劳动就业率在90%以上。
    
    归难侨老人们听说省侨办的领导来慰问他们,都纷纷围了上来。在89岁的印尼归侨姚风老太太家里,吕主任详细地询问了她在这里的生活,代表侨办表达了对她的问候之情,并将新年的慰问金送到她的手上。姚老太太虽然耳朵不好使,但是嘴巴却一直念叨"祖国万岁,江山代代"以表达她的深切谢意。当得知该镇即将兴建新的敬老院,以安置这些老人时,吕主任和符副主任都纷纷表示这是一件好事,并建议采用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新的"以院养院"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经营,让更多的老人到这里颐养天年。(广东侨网黄爱华)